沒車煩,有車其實同樣可能會煩。近年來,汽車的質量和服務問題屢屢讓眾多車主煩心不已。
2010年11月,315消費電子投訴網(www.315ts.net)共接到汽車行業有效投訴322宗,其中已處理的投訴為160宗,正在處理的投訴162宗,投訴解決率為49.69%。解決率不足五成,一方面反映了我國汽車行業的整體服務水平不高;另一方面反映出汽車類大宗消費品的投訴解決周期較長,且有效解決率不高。
11月份,汽車行業的投訴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如,質量投訴問題340個,同比減少了26.41%;售后服務投訴問題424個,同比增加了28.48%,質量投訴問題總量四個月來首次少于服務問題投訴總量。
涉及產品質量的投訴問題主要包括:發動機、變速器、配件質量、制動系統。發動機問題占投訴總量的15.83%,其中又以上海通用科魯茲發動機“爆震”,比亞迪汽車FO發動機嚴重異響等較為典型。
11月份,315TS共接到8宗科魯茲發動機的投訴,消費者反映,科魯茲在行駛一定里程后,會出現爆震現象。4S店給出的解釋為油品問題造成積碳引起發動機爆震,解決辦法是更換高標號汽油。再輔之以深度清洗發動機積碳,爆震問題雖暫時緩解,但不久問題會再次出現并愈發嚴重。4S店仍堅稱為油品問題,與車輛本身質量問題無關,解決的辦法為再次清洗發動機。對此消費者普遍認為該方案治標不治本。
關于比亞迪汽車FO發動機異響問題的投訴早已存在,11月該問題的投訴呈現新特點,有消費者購買FO當天即發現發動機異響,4S店表示這是該車型普遍存在的問題,唯一的方法是大修發動機。發動機是車輛“心臟”,新車便要“開膛破肚”,以后的隱患恐怕愈多,消費者一般都拒絕維修。但比亞迪廠家堅稱是車輛“正常”,拒絕消費者提出的更換發動機或者退換車的要求。
變速箱問題是質量問題投訴的又一突出問題。其中涉及東風標致、長安汽車以及一汽大眾等多款車型。東風標致307變速箱在換擋時頓挫感強烈,消費者反映“好像在背后被其他車撞擊了一下”,東風標致對變速箱的質量問題避而不談,給出的解決方案多為維修,但由于已過保修期,消費者則需為此承擔萬元左右的維修費用。
長安汽車悅翔變速箱問題投訴也較為集中,且故障現象一致:怠速時變速箱異響。長安汽車4S店稱該款車型均有此問題,除了更換變速箱外別無他法。一汽大眾捷達變速箱問題仍集中在倒檔齒輪異響問題,有數十年駕齡的老司機更反映新款捷達“質量大不如前”。值得一提的是,面對消費者的質疑,一汽大眾廠商的回復均為:駕駛中人為損壞導致,車主須承擔全部檢修費用,一汽大眾概不負責。
售后服務投訴問題主要包括:服務欺詐、服務態度、服務效率、維修技術不過關、收費標準,尤其是服務欺詐問題,占投訴總量的35.40%,此類問題的投訴幾乎涵蓋了所有主流汽車廠商。較常見的服務欺詐問題有巧立名目亂收費、小問題說成大問題、拖延保修致過保、殘次配件冒充全新配件等。其中有消費者反映本來僅需100余元,廣州本田4S店卻收取了1000多元,而且所更換的配件有明顯瑕疵,修理后車輛仍有問題。
此外,最新出現的服務欺詐案例多與汽車惠民補貼政策有關。11月,315TS共受理涉及汽車補貼的投訴11宗,比亞迪汽車、長城汽車、北京現代、上海大眾、東風悅達起亞等均被投訴存在著補貼不按時發放,或以優惠代替補貼的服務欺詐。有關節能汽車惠民補貼的情況,315TS已有相關報道。
汽車作為大宗耐用消費品,購買行為的結束,僅是服務過程的開始,廠商的服務貫穿在整個汽車產品的“生命周期”之中,因此服務是汽車工業永恒的話題,對于中國汽車工業而言尤其如此。作為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產物,我國的汽車工業發展歷史相對較短,汽車產品出現質量問題是不可避免的,關鍵是廠商以怎樣的態度服務消費者。如果自主汽車品牌(包括合資廠商)仍以一副倨傲的態度“打發”消費者,服務停留在低水平狀態,結果是不僅要面對消費者的不斷投訴,其品牌形象恐怕也將大受影響。
縱觀豐田等諸多汽車行業危機事件,“三心”服務(貼心服務、用心服務、真心服務)不應只是口號,而應該是身體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