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本來是為了享受方便,可是在濟南做生意的網友蔡先生給山東新聞網新聞110熱線電話0531-81997110打來熱線表示,自己花了32萬元買來了一輛車,享受到的卻是“一肚子麻煩”:剛買9個月的本田奧德賽“報廢”了。
網友:32萬買輛新車,9個月發動機出噪音
蔡先生告訴記者,2010年1月份,他在廣汽濟南新廣源4S店分期付款購買了一輛最高配置本田奧德賽,車價總值32萬,“10月4日,車輛行駛到9152公里數時,發動機運轉出現異常,噪音很大,擔心繼續開下去會有危險,我就去買車的新廣源4S店檢查。”蔡先生說,當時4S店沒檢查出原因,給出的意見是讓他再開段時間看看。
可是到了11月25日,蔡先生在駕車的過程中發現汽車發動機的噪音突然開始“變本加厲”,比以前響得更厲害,而此時車輛僅行駛到10300公里,“我又一次把車輛開到濟南新廣源店檢查,售后人員告訴我,車要放在他們店里做進一步檢查。這樣開下去確實不放心,我就把車放在了4S店里。”
發動機被“偷”著拆下“大卸八塊”
蔡先生說,把車放在了4S店進行檢查后,他隔了兩天打電話詢問,被告知還沒有結果,再過兩天詢問被告知需要繼續檢查。連續5天沒有給結果,蔡先生開始沉不住氣了,沒有跟4S店打招呼就直接“突擊”過去了,而現場所看到的場面讓蔡先生大為光火:“我到了4S店找到了我的車卻發現發動機被拆掉了!不僅是被拆下來了,而且拆下來的發動機已經被大卸八塊了!”
車輛檢查,作為汽車心臟部位的發動機竟然被拆開,而且一切都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的,蔡先生開始與店里的工作人員進行交涉。“我與他們交涉,他們給我的回答是:發動機異響不是質量問題,是我加的汽油不合格導致的,他們不管!然而我從買車至今都是在中國石化的正規加油站加油,并且都是加注的97號汽油,有加油發票為證,絕不可能是因為加了不合格的汽油導致的。”蔡先生很憤怒。
既然4S店里不能解決問題,蔡先生遂與廣汽總部取得了聯系,希望他們能給出一個解決意見,然而他們的答復卻是:“這個情況不屬質量問題,要維修的話需車主自費維修”。這讓蔡先生很郁悶:廣汽承諾的三包期限是三年10萬公里,而自己的車最終才買了11個月行駛了10500公里,出現的異常情況不屬于違規操作,理應在三包范圍內。隨后,蔡先生和新廣源店交涉了多次始終沒能拿到一個解決辦法。
鑒定結果大相徑庭 發動機嚴重損壞不能使用
心有不甘,蔡先生又把車輛送到了廣汽濟南山和4S店去了解情況并做檢查,與新廣源店一樣,工作人員也要求蔡先生把車放在店里檢查,“既然已經不能正常行駛了,放就放唄。”不過,這次和新廣源不一樣的是,很快山和店的工作人員就打來了電話征求蔡先生的意見,“可能是發動機內部的原因,需要把發動機打開,你是否同意?”經過蔡先生的允許,山和店對發動機檢查后得出的結論是:發動機內部已嚴重損壞不能繼續使用。
終于有了個鑒定結果,然而在山和店向廣汽總部反映情況后,12月22日蔡先生得到的最終答復仍然是:不屬質量問題,需自費維修,但是可以以7折或8折的優惠價格為蔡先生進行修理。
蔡先生告訴記者,自己是貸款購買了這輛車,現在車輛完全沒法使用,每月還要按時向銀行支付車輛的貸款,希望本田能夠給自己更換同品牌同型號車輛,并賠償因此造成的各項經濟損失5萬元人民幣。
新廣源4S店:沒拆發動機 只是打開了氣門室蓋
對于蔡先生的遭遇,記者聯系了濟南新廣源4S店,對于蔡先生的車輛情況,新廣源的負責人康經理卻有不同的說法。
“蔡先生帶車來我們這里檢查的時候只是說他的車在每天早上第一次啟動的時候會出現‘啪啪’兩下聲音,聲音不超過兩秒就會消失,之后一天都不會再有動靜。而蔡先生認為這就是汽車的質量問題,要求我們給他更換一輛新車,沒提到行駛過程中出現噪音的問題。”康經理說,蔡先生就只有換車這一個條件,然而一方面由于時間太短4S店沒法給出檢查結果,另一方面,故障較小,所以新廣源4S店要求蔡先生把車放在店里做進一步的檢查。
“根據廠家的要求,我們把汽車發動機最上面的氣門室蓋打開做檢查,檢查結果是汽油有問題導致發動機發出聲音。對于這個結果,蔡先生不能接受,而且認為我們把他的發動機拆開了,所以很生氣地要求我們把他的發動機裝上,讓我們寫了一個檢查結果的單子就把車開走了。”康經理說,幾天以后,蔡先生又到4S店來了一趟,做了一下其他方面的檢查,當時沒檢查出其他問題,而且蔡先生順便提了一句,說發動機的聲音不響了,康經理說,從那以后蔡先生再也沒和新廣源聯系過。
山和4S店:發動機磨損為燃油質量所導致
23日,蔡先生再一次來到了山和4S店對車輛進行徹底檢修,通過對排氣殘留的檢測,最終鑒定結果為:燃油品質不好導致發動機內部磨損,部分零件已無法使用,需要更換,修理費用在一萬四千元左右,經過與廠方的協調,山和4S店同意給蔡先生一些折扣。
記者今天同樣聯系了山和4S店的負責人馬經理,他解釋說,由于蔡先生所使用的燃油質量問題導致發動機磨損不屬于車輛的質量問題,因此并不在三年10萬公里的范圍內。
車輛故障究竟是哪方說了算?是否應該由第三方來出具鑒定結果?對此,蔡先生表示,現在車輛已經完全不能開了,如果要找第三方做鑒定會耗費更多的時間精力和金錢,4S店可以繼續耗下去,但是自己已經拖不起。
消協:產品質量有爭議 可申請第三方鑒定
對于蔡先生所遭遇的問題,記者采訪了山東省消費者協會宣教部副主任王志遠。
王志遠分析說,本案中,消費者認為,車輛在三包期限內,由質量問題引起損壞,應由經銷商或廠家負全責。消費者在將車輛放在4S店維修檢測時,4S店在沒有征得消費者同意的情況下擅自做主就對車輛發動機打開檢查這就是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對于消費者與經營者對車輛出現故障是否屬于質量問題的爭議,《山東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第五十七條規定:“因處理消費爭議,需要對商品和服務的質量進行檢測或者鑒定的,消費者與經營者可以根據雙方的約定提請有關機構進行檢測或者鑒定。
雙方未約定或者雙方約定后反悔的,由受理消費者投訴的消費者協會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機構進行檢測或者鑒定。檢測、鑒定費用由經營者先行墊付,消費者提供等額擔保,并由責任方最終承擔。
商品和服務的質量難以檢測和鑒定的,經營者應當提供證明自己無過錯的證據;不能提供的,經營者應當承擔責任。”
經營者和消費者對是否是屬于質量問題一直有爭議,雙方可以協商通過委托第三方的檢測機構進行鑒定。若消費者不同意鑒定和檢測,那經營者可以將車輛中原有的汽油送檢來排除發動機本身質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