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長沙目前共有148個農貿市場,這些農貿市場遍布長沙城區各個角落,每天為長沙市民的“菜籃子”提供豐富的食物。近年來,全市各級各部門緊緊圍繞農貿市場監管的各個環節,切實加強市場監管執法,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同時,由于農貿市場管理體制不順,管理手段和管理水平比較落后,農貿市場的服務品質和市場環境不能適應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需求,與人民滿意城市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借長沙工商深入開展“紅盾風暴5號”行動之機,記者昨日走訪了部分市場,尋找“差距”。
雞鴨脫毛
個別經營戶仍用工業松香
昨日清晨,長沙市工商系統129名執法人員展開行動,在全市4個家禽批發市場、41個農貿市場清理用工業松香給家禽褪毛的行為,正式拉開了春節前對全市農貿市場的專項整治行動。記者隨執法人員來到位于四方坪的毛家橋海鮮水產畜禽批發市場,發現“建哥家禽批發總店”和“李氏家禽批發店”正用工業松香給宰殺的家禽褪毛,執法人員當場對其進行了查扣。
“一只雞用松香脫毛只需兩分鐘,而用機器脫毛至少需要十分鐘。”長沙市工商局市場分局黃忠科長在現場介紹說,用工業松香給家禽褪毛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家禽批發市場。而用工業松香、瀝青拔過毛的禽類相當于慢性毒藥,因為松香里面含有苯粒化合物等物質。為此,全市工商系統開展的“紅盾風暴5號”把整治工業松香褪毛作為一項重要內容。
據了解,市工商局在加大打擊力度的同時,積極推廣使用國家衛生部允許使用的禽畜脫毛加工助劑——松香甘油酯。這種材料在價格上比工業松香貴了一倍,因此少數不法商販依然偷偷使用工業松香當脫毛劑。昨日的整治行動中,全市共查出11戶經營戶違法使用工業松香,當場收繳工具18件。
市場亂象
麻將桌擺進生鮮市場
除了用工業松香當家禽“脫毛劑”,農貿市場其他不如人意的地方也很多。
雖說天氣冷,可位于望城坡的三角坪生鮮市場生意依然紅火。記者昨日上午走訪該市場時,發現市場里的經營戶很會“過日子”:市場里一共擺了三張麻將桌,攤販們可以忙里偷閑隨時“摸”上幾把。在“鴻興百貨店”里,幾位經營戶也是擠在一起搓麻將。
除了擺進麻將桌,在農貿市場里生火煮飯的現象也比較普遍,圭塘人和農貿市場、大椿橋生鮮市場里都有。飯菜隨意擺放,剩飯剩菜亂丟亂扔,加劇了市場的“亂象”。
“限塑”不限
一次性塑料袋大行其道
“限塑令”已實施兩年多,在很多地方貫徹得很好,但是不和諧的現象依然存在,農貿市場便是“限塑令”不能完全實施的“災區”。記者昨日在毛家橋蔬菜批發市場、岳麓區三角坪生鮮市場、天心區大椿橋生鮮市場、圭塘人和農貿市場等地采訪中發現,“限塑令”中明確禁止使用的一次性塑料袋依然大行其道。
“這項工作的治理需要多部門配合,包括從生產源頭抓起。”某農貿市場負責人劉先生分析,只要市場上有違禁塑料袋賣,它就不會在農貿市場絕跡。但這幾年來“限塑令”的效果也是明顯的,“免費贈送超薄塑料袋是要受處罰的,這種觀念已深入人心。”劉先生說。
衛生狀況
良莠不齊差距很大
位于開福區伍家嶺的沙湖橋農貿市場是個老市場,由于硬件上的“先天不足”,記者昨日走進市場時,眼睛用了好一會兒才適應過來:由于天氣寒冷,市場的窗戶基本上被經營戶用不透光的彩條布等遮蓋起來,市場大白天也要靠電燈照明,一些過道沒有電燈,顧客走路得十分小心。
而作為全省最大的蔬菜集散地,馬王堆蔬菜批發市場的衛生狀況也好不到哪去,記者昨日走在市場里,不得不盡量避開地上那些成堆的爛白菜和泥水,即便這樣,一圈走下來,鞋子和褲子依然盡是泥水。
當然,也有衛生工作搞得不錯的,如記者昨日早晨在開福區潤萬家生鮮超市看到,里面干凈整齊,確實給人“超市”的感覺。
占道經營
老大難問題普遍存在
圭塘人和農貿市場作為長沙第一家提質改造的農貿市場,各方面工作曾經得到上級肯定。而記者昨日來到這里時,發現其進出的大門通道被一個牛肉攤子擠占了三分之一。“擺在這兒醒目些,好賣些噻。”攤販理直氣壯地說。
記者采訪中發現,占道經營的問題在農貿市場普遍存在,無論是馬王堆、紅星這樣的大型蔬菜集散地,還是清水塘、大椿橋這樣的小農貿市場,都有占道經營的問題,只是輕重程度不一罷了。
熟食銷售
無人配戴衛生手套
記者走訪的每個農貿市場無一例外都設有熟食鹵菜銷售柜,這些鹵味熟食直接擺在柜臺上,沒有任何的防護設備;一圈采訪下來,記者竟然發現經營戶都沒有使用手套等衛生工具。“習慣了”,“不戴手套方便些”……這些經營戶的回答很簡單。記者在大椿橋生鮮市場看到,一塊抹布既被經營戶拿來抹臺案,又被用來擦拭刀具,還時不時用來抹手,其衛生質量實在令人擔憂。
相關鏈接
長沙農貿市場五大問題
長沙市工商局市場分局農貿市場監管負責人黃忠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及了當前長沙農貿市場存在的五大主要問題。
一、市場開辦者仍有無照經營現象。近年來,提質改造的市場已有部分辦理了營業執照,但仍有部分市場因沒有消防許可和明晰產權,無法辦理營業執照,導致市場間不公平競爭,嚴重影響合法經營者的正常經營活動。
二、馬路市場反彈。紅旗市場旁的廣濟橋、荷花池市場旁的學宮街、南門口上碧湘街、溁灣鎮橫街等區域,馬路市場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導致去年改造的紅旗市場關閉,各市場舉辦方對此都反應強烈。
三、市場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仍有待加強。農貿市場經營戶大多素質不高,質量意識淡薄,難以落實進貨臺賬等工作,再加上零售經營銷貨去向不明,萬一出現商品安全問題,就難以落實相關救濟措施。肉品市場方面,當前私屠濫宰行為相對突出。紅星、觀沙嶺、馬欄山周邊區域和瀏陽河東岸等地,私宰窩點數量多、分布廣,這些窩點多數是外地人員在當地租賃房屋、非法經營,與當地人員形成利益共同體,取締難度很大。
四、部分市場業主片面追求經濟效益。一些市場主辦者社會責任意識不強。在日常管理中重收費、輕管理,重權利、輕責任,把注意力集中在攤位費的收取上,對市場內環境衛生、占道、搭建、擴攤或流動經營等行為視而不見,使臟、亂、差現象持續存在。
五、農貿市場布局欠合理。農貿市場在規劃建設中,沒有科學的市場論證,市場開業后招商不滿、攤位空置率高。如天心區電力市場和雨花區迎新市場相距不到500米,兩個市場攤位空置率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