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媒體高密度報道了白酒企業欲借消費稅調整之機提價(詳見信息時報8月6日D12~13版),國家稅務總局立刻表態強調,消費稅調整不應成白酒漲價理由!但信息時報記者調查發現,對這一“禁令”,部分酒企并未加以理會,繼沱牌發公告表示將漲價后,五糧液及茅臺也正式漲價,幅度在10%左右。稅務總局已于日前下發通知,要求各地稅務機關對各自轄區2008年白酒銷售收入前5名的生產企業進行消費稅專項調查。
五糧液等“頂風”提價
白酒消費稅調整進入第二周,目前12家白酒上市公司中已有3家先后確認提價:沱牌曲酒從8月1日起將“陶醉”、“舍得”系列產品的對外銷價上調了6.5%至10%,金種子酒部分產品提價10%~18%,五糧液銷售公司也證實8月3日公司正式下發漲價通知,終端18日正式提價。
日前記者從廣州某白酒經銷商余先生處獲悉,五糧液酒廠日前發出通知,從本月18日起,五糧液高濃度酒漲價40元錢,低濃度酒漲價20元錢,漲幅在10%左右。余先生表示,從2006年起,他就開始代理五糧液的系列產品,雖然提價是廠家的行為,但是由于廠家與經銷商關系特殊,每一次提價,經銷商其實都“心里有數”,之前往往會有意控貨。余先生認為:“茅五劍”三大高端白酒中,五糧液率先漲價,茅臺、劍南春等高端酒的提價也將很快從幕后走到臺前,之后白酒行業的集體提價就為時不遠了。
記者調查也發現,盡管茅臺還沒有以通知或者其它形式承認提價,但其市場價早已“松動”。記者在廣州海珠區一家中型酒行看到,53度茅臺酒標價從原來的每瓶720元提至780元,52度五糧液標價從原來的598元逼近630元,52度劍南春每瓶也漲了50元。對此,所有商家均稱,提價的原因是“白酒消費稅上提,白酒出廠價格上調。”
稅務部門將嚴查各省“前五”
部分酒企的提價行為很快驚動了國家稅務總局。據新華社報道,稅務總局已下發通知,要求各地稅務機關對本省、自治區、直轄市2008年白酒銷售收入前5名的生產企業進行消費稅專項調查。
“具體調查范圍為生產企業出廠價最高的前5個產品。”稅務總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知同時要求,各地稅務機關要采集白酒產品的相關經濟指標,對出廠價低于市場價70%以下的,核定消費稅最低計稅價格。
記者還了解到,國家稅務總局官方網站還發表文章引述財稅部門權威人士觀點指出:此次出臺的管理辦法是為了指導稅務部門根據稅法規定依法重新核定部分白酒產品的消費稅最低計稅價,使過去不盡合理的計稅價重回合理區間,以此加強白酒產品的消費稅征管,堵塞稅收漏洞,這不應成為近期部分白酒企業借機上調產品價格的理由。
專家建議:三途徑可實現突圍
廣東酒類行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李唐強調,國家調整消費稅,白酒企業按照規定納稅天經地義,白酒企業可以通過消化、提升、轉移三種途徑實現突圍。
“長期以來,白酒行業銷售環節長,酒企很大一部分成本浪費在了渠道上,可以通過渠道的調整消化部分壓力;提升則是指企業通過與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等嫁接,提升管理水平,化解企業過去人海戰術帶來的負擔。轉移是指通過提價來轉嫁成本,一般來說是企業最無奈的應變方法,但部分企業可以借此來進行產品結構的調整,理順各級產品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