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其他連鎖快餐店已開始轉用可再用餐具時,麥當勞使用即棄餐具的問題卻毫無改善。近日香港環保組織——環保觸覺調查發現,在過去的3年里,麥當勞在午餐時段合共制造了約4億件即棄餐具垃圾。該組織呼吁麥當勞逐步轉用可再用餐具,并建議政府研究征收即棄餐具費用,每件餐具征收5毫。
《每日經濟新聞》昨日走訪發現,在內地市場,麥當勞、肯德基等洋快餐連鎖店在使用即棄餐具的問題上也同樣不盡如人意。
麥當勞:有部分環保措施
環保觸覺是香港民間的環保團體之一,由無薪成員于2004年成立,其目的在于通過調查、監察,揭露并剖析社會不環保的現象,來提高香港市民環保意識及觸覺。
據香港媒體報道,環保觸覺曾于2006年調查香港多間連鎖快餐店的使用即棄餐具情況。事隔3年,當中部分快餐店已改用可再用餐具,而麥當勞的問題依舊,加上該集團推出24小時營業及外賣服務,因而制造了更多即棄餐具。
根據該組織的調查數字,在午餐時段,全港麥當勞每月制造逾1100萬件即棄餐具垃圾,推算過去3年,麥當勞的午市合共制造逾4億件即棄餐具“垃圾”。
香港麥當勞發言人表示,不再局限于特定日子舉辦無飲管日,是希望顧客將概念變成日常生活習慣;麥當勞也有推行回收再造廢油、改用紙包裝代替發泡膠盒,廢物量大幅減少80%;另有擺放充電池回收箱等環保項目。
內地洋快餐有同樣問題
盡管內地目前沒有這樣的環保組織做過類似的調查,但記者昨日走訪發現,包括麥當勞、肯德基在內的眾多洋快餐連鎖店,在使用即棄餐具的問題上也同樣不盡如人意。
記者在上海的麥當勞餐廳看到,擺在每位顧客面前的餐點,除了托盤外,其余全為即棄餐具。一人分量的食物至少會產生6、7件即棄餐具垃圾,一個十人的小派對,就可產生近百件即棄餐具垃圾。一天下來,這些垃圾可以裝滿滿一卡車。這種現象也同樣發生在肯德基的各個餐廳。
相比較而言,大部分中式快餐店在這方面則明顯比洋快餐店做得好。記者在真功夫、東方既白等餐廳看到,除了部分飲料杯是紙質的外,其余都是可再用的膠碗、膠碟、膠杯、膠勺等,筷子也是可再用的消毒筷。
此外目前在上海餐飲市場上,即使很多小餐廳也非常具備環保意識,餐具一律為可再用餐具,每天由專業的公司消毒包裝后統一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