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補碘過量”問題引起全國關注。深圳人碘營養情況如何?記者昨日從深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獲悉,該中心的有關調查表明,深圳人總體上未出現補碘過量,應該堅持食用加碘鹽,不過,食鹽加碘量仍有下調空間。
檢測結果微超適宜量
該中心對8~10歲學生進行尿碘含量檢測,今年的中位數為232.6微克/升。而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為201~300微克/升屬于高于適宜量;而300 微克/升以上則意味著過量碘攝入。因此深圳尿碘的檢測結果表明,深圳人的尿碘水平稍微高于適宜量,但低于“過量碘攝入”的水平。
根據調查結果,深圳食鹽加碘量還有一定下調空間。為此,深圳市疾控中心及時將監測結果向深圳鹽業部門反饋并提出食鹽加碘量的建議,深圳食鹽加碘量一直接近國家標準的下限值,為20~30毫升/公斤,而國家標準限值為20~50毫升/公斤。
碘缺乏防治仍有必要
此外,該中心介紹,根據甲狀腺腫大情況監測,深圳8~10歲學生甲狀腺腫大率1997年為10.76%、1999年為8.34%、2002年為6.09%、2009年為2.17%,其發生率呈逐年下降的趨勢,這說明維持足量的碘營養減少了學生人群甲狀腺腫大的發生率。
深圳疾控中心介紹,食鹽加碘副作用的發生通常是在長期慢性缺碘病人快速增加碘攝入量,或碘攝入量過高之后發生的,最常見和最主要的是碘性甲亢,它通常發生在補碘后1年左右,從流行病學看大約持續1~5年(少數5~10年),之后下降至食鹽加碘前的水平,而且僅發生在對碘敏感的少數人中。
該中心認為,碘缺乏防治仍是目前工作重點,但同時也要加強對人群碘營養狀況的檢測,使碘攝入量保持在適宜水平,以預防碘過量帶來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