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白酒添加劑的標簽
商場里賣的酒,銷售人員稱都是純糧酒,而專家稱,中、低檔酒用酒精和各種添加劑勾兌的情況并不鮮見。
閱讀提示|“酒是糧食精”,國人青睞純糧酒是有傳統的,市場上,大多白酒也力圖自我標榜為純糧酒——外包裝上標注原料為高粱、小麥、豌豆、糯米等,其中并無添加劑。然而,這些酒真的就是純糧酒嗎?從簡單成本核算引發的疑問,到糖酒會上添加劑企業的左右逢源,再到業內人士甘冒罵名的推心置腹,大河報記者通過持續數月的調查,為您梳理出“純糧酒”里深藏的秘密。
市場
眾銷售商都稱自家酒是純糧造
但按糧食市場價核算成本,酒廠肯定得“虧死”
“一斤酒有賣2.2元的,有賣10多元的,這是純糧釀造出來的嗎?”7月26日,在鄭州市經三路某大超市,一位消費者指著貨架上的幾款白酒,疑惑地問在現場做調查的記者。
記者采訪前做了一番功課,知道《全國白酒行業純糧固態發酵白酒行業規范》強制規定:白酒行業生產的純糧固態發酵白酒是指以高粱、玉米、小麥、大米、糯米、大麥、蕎麥和豆類為原料(不包括薯類),在泥窖、石窖和陶質、瓷質、水泥等容器中,經全固體狀態或半固體狀態(適用于米香型白酒)自然發酵,并經高溫蒸餾制得的白酒產品,絕不允許配加混合香酯和非白酒發酵的香味物質。同時也知道,對于其他方法生產的酒,現行《預包裝飲料酒標簽通則》強制標示規定,加入的水和食用酒精應在配料清單中標示;當酒類產品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中規定允許使用食品添加劑時,應標出具體名稱或類別名稱。
對這位消費者的疑問,記者看過外包裝后回答,這些白酒包裝上標明原料是高粱、小麥、豌豆和糯米,并沒有標注用了酒精和添加劑,應是純糧酒。
沒想到這一回答遭到駁斥。這位消費者隨即用手機上網搜出當前的糧食批發價說:高粱2.68元~5.8元/斤、糯米7元/斤、小麥1.2元~2.5元/斤、豌豆9.8元/斤。有句行話叫三斤糧釀一斤酒,按價格推算,這些便宜酒不可能是純糧釀制的。
記者在鄭州眾多酒類專營店和商超走訪發現,除北京三家酒廠生產的廉價二鍋頭標示有乙酸乙酯等添加劑外,其他酒的外包裝上都只標明原料為高粱、小麥、大米、豌豆等糧食,其他則無。
那么,這些白酒都是純糧釀造的嗎?各廠家銷售人員堅稱,這些酒都是純糧釀造,什么也沒有添加。
記者拿某超市原標價26元、現賣9.9元一斤藍花瓷瓶裝的“糧食酒”,讓鄭州市酒類協會業務部主任張培見鑒別。
張培見說,不用鑒定就可斷定,這款酒100%是用酒精和添加劑勾兌的。他分析說:扣除廠家給省級代理的50%~100%利潤和省級代理給商超同樣比例的利潤,再扣除瓷瓶3元和外包裝2元的成本,以及廠家和代理商分別付出的廣告費、物流費、人工費、水電費、倉儲費、管理費和稅費等,瓶里的酒水也就值幾毛錢了。如果是糧食酒,酒廠不虧死?
香料廠
不少添加劑都銷到了酒廠
進貨單上卻有意不寫明是香料
市場上這么多“純糧酒”,果真有用酒精和添加劑勾兌的?
今年3月底,記者參加在成都舉行的全國糖酒會,其間,不時有人給記者塞香精香料的宣傳單。記者與這些香料廠家攀談,他們透露出外界所不知道的秘密:在這個行業,一些人把調酒搞得很神秘,其實調酒就是往酒里加不同的添加劑。
記者在隨后的調查中發現,許多酒精廠和香料香精廠的產品銷往了酒廠。
廣東陽江素有“中國香料之鄉”之稱,陽江東洋香料廠的岑某在7月25日對大河報記者稱,他們生產的清香型、高粱型、茅臺香精、醬香型酒用香精等,多銷售到浙江、江蘇幾家酒廠。
尉氏縣香料廠生產合成醇等100多種香料,該廠的簡某說,他們的產品行銷全國各地酒廠。而位于該縣的河南省康源香料廠負責人在接受央視記者采訪時也說,酒廠從他們廠進香料,不過,進貨單上有意不寫明是香料。
四川是產酒大省,生產酒精的廠家林立,國內不少酒廠從這里拉酒精回去勾兌白酒,這已是公開的秘密。同樣,這里的香料廠也是比肩而立。四川北方沁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四川省銀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申聯科技生物有限公司等生產的香精香料——冰乙酸、乳酸乙酯、正丙醇等,大多銷往酒廠。這一現象,今年4月15日央視予以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