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北京市發改委公布水價調整聽證公告,北京居民用水擬漲價0.9元/立方米。消息一出,立即引起各界關于“漲價誰獲利”的爭論。發改委對此解釋,不是自來水生產加工企業虧損就要提價,也不是虧損多少就要提價多少。
發改委:企業需成本約束
在上調0.9元/立方米的價格中,包括水資源費上調0.48元/立方米,污水處理費上調0.42元/立方米。
發改委表示,調整“有利于促進供排水企業的持續發展,保障城市供水的長期穩定和安全”。除了節約資源的考慮,發改委還指出,自來水生產等公用行業需要建立成本約束機制。城市自來水生產加工企業的經營成本需要經過認真審核,并不是虧損就要提價,也不是虧損多少就要提價多少,必須剔除不合理的成本增加,“如工資增長超過統計部門公布的城鎮職工平均工資的部分、不合理的管理費用等等,都不應該屬于政府定價的成本之中,需要建立公開、透明、嚴格的成本約束機制。”在水價上調的答疑中,發改委也幾度重申,政府有關部門將專門研究完善企業成本監督機制,加強對供排水企業的成本監審。發改委同時公布了自來水生產加工企業去年的經營狀況:2008年,北京市自來水集團虧損5.5億元;北京市排水集團虧損0.97億元。
水企:工資由國資委核定
據悉,聽證會將于12月16日上午召開。接受記者采訪的參會代表的看法是,如果不出意外,漲價勢在必行,可選擇的是如何漲。對于如何漲,方案有兩種安排,一是一次調整到位;二是分3年調整到位,每年上調0.3元/立方米。
北京市自來水集團總經理助理李民強作為經營者將參加此次聽證會。他認為逐年上調是更好的方式,水價調整有利于調節用水的市場,但“需要慎重”。
對于坊間“誰獲益”的發問,他向記者道出了經營者的苦衷。李民強對記者剖析了水價的詳細構成:水價由4部分組成,水資源費、排污費、工程用水價格和居民用水價格。目前北京市的水價為每噸3.7元,其中,1.1元是水資源費、0.9元是排污費,真正的水價是1.7元,其中,0.64元是工程用水價格,剩下的約1.1元才是居民用水價格。“而我們的成本是每噸2.65元。”李民強表示,北京居民用水標準執行的是歐洲標準,要經過166項檢查,而我國的普遍標準是36項。
“此次上調的是水資源費和污水處理費,而上漲的費用也是用于政府專項資金,對企業來說,并沒有‘獲利’一說。”對于消費者的質疑,李民強覺得冤。
對于發改委所言“工資增長超過統計部門公布的城鎮職工平均工資”,他表示這一問題并不存在,“我們的工資是由國資委核定,并不會隨著市場而變動。”
新聞鏈接:油價或前低后高9日下調難成行
迪拜金融危機給世界股市、油價和大宗商品帶來了巨大震動,市場根據目前油價走勢預計,12月9日國家發改委必將對油價進行調整。對此,中國石油[13.50 -0.52%]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董秀成2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專訪表示,未來油價或呈上升走勢,12月9日油價再次調整預期尚不確定。
董秀成說,最近幾天的油價波動主要由迪拜危機引發,導致油價一路走低。但油價下跌之后,近幾日開始上揚,預計未來油價將呈上升的趨勢。如果油價前期走低,后期走高,其價格變化平均值達不到4%,或者離4%還有一段距離,根據“22日調價法則”將不能調整。2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致電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綜合處的官員表示,9日是否調整油價,現在還不好說。 (每經記者徐奎松發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