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呼和浩特11月26日專電 (記者 張麗娜) “奶制品加工環節中,生鮮乳監管十分重要,而加強生鮮乳質量監管則需要制度保障。”內蒙古乳品科學院研究員盧德勛說。
盧德勛說,剛剛公布的《奶業整頓和振興規劃綱要》對加強生鮮乳質量提出了很多具體要求,也有了制度保障。
比如,明確提出了要建立生鮮乳質量監管制度。農業部門要加強對生鮮乳生產、收購等環節的質量安全監管,對不合格生鮮乳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
《奶業整頓和振興規劃綱要》中提到,做好生鮮乳收購工作規范生鮮乳收購秩序。有關部門要督促企業增強社會責任,切實履行收購合同,堅決制止隨意拒收生鮮乳的行為,維護奶農利益。為確保質量安全,企業可通過派員全程監控,采取人盯人、人盯車、人盯站的“三盯”等措施,嚴把生鮮乳進廠關。及時查處壓級壓價、欺行霸市、強買強賣等行為。
盧德勛指出,《奶業整頓和振興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了生鮮乳交易行為的職責劃分和協調機制。各地要建立由政府有關部門、行業協會、乳制品生產企業、生鮮乳收購者、奶畜養殖者代表等參加的生鮮乳價格協調機制,協商確定生鮮乳交易參考價格并定期公布,作為生鮮乳購銷雙方簽訂合同時的參考。各地價格、農業部門要加強指導,保證協調機制的正常運行。農業部要會同工商總局制定統一規范的生鮮乳購銷合同示范文本,明確生鮮乳交易的數量、質量、價格、計價標準和違約責任等,由各地農業部門配合工商部門指導監督生鮮乳購銷雙方遵照執行。要依托現有機構和設施,逐步發展第三方檢測體系,維護奶農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