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麥品種改良及面粉加工工藝的改進,已可讓過氧化苯甲酰這種面粉處理劑退出面粉加工過程。衛生部昨日稱,該部已接到國家糧食局的相關材料,將提請全國食品添加劑標準化委員會作出最終決定。
衛生部新聞發言人毛群安昨日在該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該部將按照國家對食品添加劑的管理規則,把這一問題提交給上述委員會進行討論并作出決定,并報國家標準委進一步修訂面粉的標準。
他表示,食品添加劑很復雜,是一個“很嚴肅的技術問題”,此事并非如有的媒體所言牽涉部門利益之爭。
前幾日,一家媒體稱,經調查發現,面粉中不含三聚氰胺,卻發現有過量增白劑即過氧化苯甲酰。這種物質被國家糧食局等四部門禁用,“唯獨衛生部反對禁用,因為怕生產食品添加劑的企業破產。”
針對該報道,毛群安做了上述表示,并聲明:衛生部一不做食品加工的生意,二不做食品添加劑的生意。
他進而表示:“衛生部管理食品添加劑的唯一準則就是要保證食品添加劑不對公眾的健康造成危害。因為部門職責明確了衛生部要對一些食品添加劑進行風險評估,并最后決定添加劑能不能使用,因而全國食品添加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是由衛生部負責管理的。”
據他介紹,中國的食品添加劑管理有一個完善的目錄增加和退出機制,添加劑目錄本身是動態的。而早在2005年,衛生部就曾經明令禁止使用一種面粉處理劑——溴酸鉀。
“有專家告訴我,在已經出現的食品安全事件、事故中,沒有一次是因為正常使用食品添加劑造成的。”毛群安如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