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菌落總數檢測將取消,水企如何應對?時報記者 鄭啟文攝
日前,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了新的飲用天然礦泉水國家新標準(征求意見稿),該稿中相對原有的《飲用天然礦泉水》(GB 8537-1995)有了幾項較大的改動,尤其是刪除了菌落總數這一項指標,得到了行業內多數企業的歡迎。但也有業內專家及企業指出,取消菌落總數,是否反而降低了行業門檻。
有不少企業老總一直抱怨:大街上賣的包子蛋糕菌落總數超千萬個沒人管,政府部門卻對飲用水要求如此苛刻。
礦泉水國標過去一直對菌落總數限定嚴格,每毫升不得超過50個。而這正是讓不少水企為之頭痛的指標,尤其是桶裝水,在流通領域中出現菌落總數超標的事件時有發生。去年工商管理部門對我省飲用水流通領域抽檢合格率只有38.3%,其中因菌落總數原因中招的企業占了相當一部分。
根據廣東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給出的數據顯示,從2005年至2007年,因為菌落總數超標而不合格的飲用水產品批次數量逐年增高,2005年為91批次,2006年為96批次,2007年為108批次。而正因為菌落總數限定嚴格,致使眾礦泉水企業為控制菌落總數而加大臭氧投放量,也增大了致癌物溴酸鹽產生的幾率。
據了解,新的礦泉水標準中增加了“溴酸鹽”的指標,刪除了菌落總數指標,同時增加了3項微生物指標,分別為糞鏈球菌、綠膿桿菌和產氣莢膜桿菌。
小資料
歐盟美國等標準并無菌落總數
據了解,在各國的飲用水標準中,都將微生物指標作為最重要的強制性指標。但是在WHO、美國EPA等最新標準中,細菌總數不再出現在標準之中,但是對致病菌的控制越來越嚴格,美國EPA2003年的標準中,把賈第鞭毛蟲、病毒、隱孢子蟲、軍團菌等作為微生物的控制指標中。去年,118噸法國依云礦泉水因菌落總數超標被國家檢驗檢疫局做退港處理的事件,也正是因為國際標準與國內標準的差異造成。
聲音
支持:有助提高行業合格率
加林山礦泉水總經理任海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家取消菌落總數這一指標,是基于行業的整體水平在提高,可以與國際接軌,也有利于出口貿易的正常往來,不會因雙重標準而造成尷尬。景田礦泉水總經理周敬良亦認為該改動是推動了行業的進步和發展,日后行業的合格率也將隨之提高。
反對:此舉降低了行業門檻
南都名泉總經理王薦國則認為,在中國目前環境污染較嚴重的現狀下,取消礦泉水中的菌落總數是不合適的,西方發達國家沒有菌落總數的指標,是因為環保做得較好,水質優良。食品安全的標準應該越定越嚴,放松了只會對行業發展起反作用。同時新標準取消了菌落總數,增加了3項致病菌的指標,這也會增大企業日后的檢測費用,過去檢一項菌落總數只需要30多元,現在增加了這些項目的檢驗費用需要幾百元,而增加的這些致病菌產生幾率較小,除非水源及生產過程受到較嚴重污染。
廣東省飲用水行業協會秘書長馬幼騏亦表示,取消菌落總數可能造成一些小型企業的誤解,認為行業門檻降低了,礦泉水更容易做了,從而進行無序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