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協會在實現行業企業贏利與促進市場健康有序發展之間,在維護行業企業利益與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之間,該如何取舍?如何定位?無疑是一個事關眾多行業協會發展方向的大問題
據本報報道,國家發改委8月16日通報了對“世界拉面協會中國分會”(簡稱方便面中國分會)方便面價格串通案的調查情況和初步處理意見,認定該分會和相關企業的行為違反了《價格法》的相關規定,已經構成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的行為。國家發改委責令方便面中國分會立即改正錯誤,并將深入調查其和相關企業的串通漲價行為,依法作出進一步處理。另據新華社報道,來自民政部的消息稱,主導這次方便面集體漲價的“世界拉面協會中國分會”未按規定登記注冊,其合法性遭到質疑。
一段時間以來,個別行業協會助推“漲價風”的現象,引起人們的關注。其共性的做法在于,打著維護行業利益和企業利潤的幌子,由行業組織牽頭,通過協議、決議、會議紀要、口頭約定等方式,合謀實施價格聯盟。企業之間則采取夸大經營成本、散布漲價信息、囤積商品、相互串通等不正當競爭手段,操縱市場價格,甚至通過抬高等級、短缺數量、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欺詐手段變相提高價格。這些行為和做法不僅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還造成不明真相的群眾排隊搶購,導致個別商品價格出現大幅上漲等擾亂市場秩序的情況。
行業協會在實現行業企業贏利與促進市場健康有序發展之間,在維護行業企業利益與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之間,該如何取舍?如何定位?無疑是一個事關眾多行業協會發展方向的大問題。
發展市場經濟,離不開行業協會等社會中介組織。多年來,我國的行業協會在為企業代言、加強行業自律、促進行業公平有序競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一些行業協會還積極介入旨在捍衛民族企業品牌的跨國訴訟,贏得了社會各界的贊譽。然而,也有一些行業協會的角色定位模糊,“官氣”太濃,沿襲或效仿政府部門的行政干預習慣或手段,以“上級管理者”自居;一些行業協會大搞亂評比、亂發獎等損害行業公信力和蒙騙消費者的活動。諸如此類,都暴露出一個共同的問題:某些行業協會距離其健康發展軌道正越走越遠。
時下,人們無疑更希望看到行業協會能多干些自己應該干而長期以來卻一直沒干好的事,比如,協商、厘定本行業產品及服務的統一標準,尤其是在標準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勢下,不同企業的“各自為戰”已遠不能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比如,就潛在的危險性因素,給企業以有效預警,減少企業不必要的損失。比如,強化各企業的社會責任,有效提升行業內各企業的社會形象等等。
毫無疑問,行業協會的工作、活動不能背離其服務企業的屬性,但在服務企業的同時,不能將行業和企業利益與消費者以及社會公眾利益對立起來,不能借口企業需要贏利才能生存和發展,而在無視、侵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漠視、逃避企業社會責任中充當組織者、帶頭者的角色,否則,勢必會淪為一種赤裸裸的牟利工具。這既是方便面漲價事件帶給人們的深刻警示,也是國家監管部門嚴肅查處行動所透露出的重要信號。(郭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