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現(xiàn)搶鹽潮,美國民眾搶碘片,韓國超市海藻售罄。9級地震、海嘯和福島核泄漏三大災難讓周邊國家一些民眾顯得不那么“淡定”。如今,搶鹽之風已經(jīng)過去,背后原因值得反思。
災難謠言 因何而起
從眾搶購:
無“鹽”以對
“要達到和服用碘片同樣防輻射的效果,一個成人一次性至少吃下3.3千克鹽。這樣一來,碘是補夠了,人也齁死了!”一篇名為《碘酒碘鹽海帶,全部都是浮云》的文章用科學分析輕而易舉地回擊了“吃碘鹽防輻射”的謠言,但在搶鹽之風興盛時,大部分民眾顧上了買鹽,卻沒有顧及這個基本的科學常識。
“雜貨攤前擠滿了人,以往得賣一年的6箱鹽,不到一天就賣光了。”北京朝陽區(qū)某雜貨店的趙老板經(jīng)歷了從搶鹽到退鹽的全過程。“來買鹽的顧客都在說‘吃碘鹽防輻射’,結果沒兩天,全過來要求退貨,我只好再給這些顧客退貨退錢,積壓的幾箱鹽還不知道怎么辦。”
“好心”的店主還給退貨,退貨無門的消費者就只能無奈把囤積的碘鹽當作“謠言紀念品”。“這次買的兩箱鹽,可以吃上好幾年了。”北京市民王女士在此次“搶鹽大戰(zhàn)”中想盡辦法才買到兩箱鹽。
搶鹽的信息到底是怎么傳播開來的?“我母親打電話通知我,趕緊去超市買鹽,朋友給我發(fā)了短信催我買鹽,打開網(wǎng)頁更是鋪天蓋地的核輻射和搶鹽的報道,鄰居間打招呼都變成了‘你買到鹽沒’。”王女士說,“現(xiàn)在吃也吃不完,退也退不掉,真不知道該怎么辦。”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出現(xiàn)問題后,大家都挺緊張,擔心核污染會通過空氣和海水擴散到中國,污染土壤和未來的食品來源,最怕的就是沒有鹽吃;仡^想想這挺荒唐的,其實全國食鹽儲備非常充足,鹽業(yè)公司一般都會有3個月的庫存量,食鹽供應完全有保障,而且我們食用的九成是井礦鹽。”作為搶鹽族的一員,市民李先生后悔不已,他還細數(shù)見證和經(jīng)歷過的災難謠言:2003年非典時期,公眾聽信謠言大量搶購板藍根、中藥和白醋;2008年汶川大地震導致飲用水污染;近期“‘超級月亮’即將引發(fā)超級災難”等。
謠言的歷史太古老了。距今2400年的雅典發(fā)生小規(guī)模瘟疫,有人散布謠言,說是因為城邦宿敵在蓄水池投藥,人們未將精力放在控制疾病傳播,卻四處巡游捕捉并不存在的“投毒者”,導致病菌傳染,小瘟疫擴展成為殃及希臘半島整個阿卡提地區(qū)生靈的大瘟疫。
深層原因:一“鹽”難盡
“現(xiàn)在搶鹽的風潮已經(jīng)平息,很多人都把這個當作‘娛樂事件’,哈哈一笑就過去了,但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入思考。”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胡翼青表示。
根據(jù)人民論壇所做的深入調(diào)查,“假借理論支撐”、“冒充知名媒體報道”以及“假借或曲解專家觀點”是這次謠言迅速傳播的前三位原因。
除了憑借“科學”“理論”獲取公眾信任,謠言借新媒體的傳播力迅速擴張。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薛國林說,“2011年這次謠‘鹽’傳播讓人印象深刻,新媒體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微博傳謠’和‘微博辟謠’是突出特點。”“微博在謠言傳播中通過‘關注’—‘粉絲’的關系,形成快速的人際傳播。比如我有100個關注我的‘粉絲’,我的‘粉絲’又有各自的‘粉絲’,如果我在微博上說吃鹽防輻射,那么關注我的100個粉絲又成為傳播這條消息的新信息源,這種傳播是裂變式的,這個現(xiàn)象在名人的微博上表現(xiàn)得很明顯。”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劉學說。
“無論是科學理論被利用,還是新媒體的傳播迅速,說到底歸結于民眾的社會心理。當發(fā)生重大自然災害或社會動亂甚至戰(zhàn)爭時,由于多數(shù)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人們又普遍缺乏必要的信息,謠言就會泛濫,社會公眾在這一刻容易從眾、情緒激動并輕信謠言。”胡翼青表示。
在人們社會心理急劇變化背后,還隱藏著激烈的利益角逐。“有些謠言也不只是誤傳這么簡單,一些別有用心者背后有巨大的利益鏈驅(qū)動。”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心理學研究室主任楊宜音表示。
浙江杭州西湖公安分局3月21日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宣布抓獲一個在杭州試圖通過散布核輻射謠言牟取暴利的非法組織,黑手落網(wǎng)后得到法律嚴處。
“在‘謠鹽’事件中,經(jīng)濟利益是主要動力。盡管我們沒有確鑿的證據(jù)指出這次謠言的有組織的幕后推手,但他們將是‘謠鹽’事件的主要獲利者,這一點無可置疑。謠言傳播的過程中,信息產(chǎn)業(yè)、鹽業(yè)企業(yè)、股票市場可謂廣義的贏家。”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社會學系教授趙萬里表示。
謠言應對:
止于多方
“政府完善辟謠機制,提高公信力,使謠言無處可傳,無人可信,是辟謠的理想方法和治本之策。”中央黨校社會學教授謝志強說。
在本次謠言傳播的同時,政府辟謠行動也迅速展開。國家發(fā)改委、衛(wèi)生部等相關部門及時公開信息,通過電視新聞以及QQ、微博等新媒體進行辟謠,政府緊急調(diào)運食鹽投放市場,嚴厲打擊囤積私鹽、哄抬物價、非法經(jīng)營食鹽的行為,使謠言風波迅速平息。
國家海洋局在黃海、東海和南海海域,每日分別保持1至2艘船舶,專門執(zhí)行海洋水體和海面大氣放射性監(jiān)測;國家環(huán)保部、中國氣象局等部門也對核泄漏輻射污染事故對我國的影響,每日監(jiān)測預報。一張覆蓋海水、陸地、大氣的實時環(huán)境監(jiān)測網(wǎng)絡迅速展開。政府相關部門每日在網(wǎng)站上公布全國輻射環(huán)境自動監(jiān)測站空氣吸收劑量率情況,通過新聞聯(lián)播每日向公眾告知檢測結果,從放射性物質(zhì)劑量水平來看,其對國內(nèi)居民造成的影響微乎其微。通過全面客觀的信息公開,進行科學普及,公眾對身邊環(huán)境有了更清晰的了解,有關核輻射的謠言也逐漸失去滋生的土壤。
對于如何進一步發(fā)揮政府辟謠的權威性,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喻國明表示,“第一是建立預警機制,政府部門必須要非常及時地捕捉到社會恐慌、社會風潮的形成原因,并及時采取行動;第二是完善信息發(fā)布制度,凡是涉及到社會公眾利益時,一定要及時通報;第三是要建立可操作的防災救災標準體系,在危機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保持理性和秩序。”
媒體,特別是新媒體是這次謠言傳播的助謠者,同時也是重要的止謠者。新媒體具有很強的自我糾錯能力,在此次謠言事件中,于第一時間辟謠。新浪微博緊急啟動辟謠機制應對網(wǎng)絡謠言,除了實時監(jiān)控之外,開放私信,提供舉報郵箱,讓網(wǎng)友舉報謠言。政府部門與媒體合作,通過QQ群、發(fā)微博的形式辟謠,使謠言沒有造成更嚴重的社會后果。
“媒體應該快速及時地為公眾提供全面、真實的信息,而不是一味宣傳謠言風波的激烈;另外,傳統(tǒng)媒體與新媒體應加強合作,將傳統(tǒng)媒體的公信力優(yōu)勢與新媒體的傳播速度優(yōu)勢結合起來。”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洪杰文說。
終結謠言除了要依靠政府和媒體,更要依靠民眾自身。謠言過后,一些民眾表示之所以會被謠言蒙蔽,主要還是因為自己的科學知識欠缺。在人民論壇的調(diào)查中,“提高當前一些國民的科學素養(yǎng),使其不信謠、不傳謠”排在終結謠言努力方向的首位,國民素質(zhì)的提高,社會心理的理性,對終結謠言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楊宜音認為,“公眾應理性看待謠言,面對這樣的信息應該抱有謹慎的態(tài)度,理性地進行判斷,冷靜思考就能發(fā)現(xiàn)謠言的漏洞;其次,公眾中的專家、知識分子,更應該發(fā)揮主要作用,給予人們正確的引導。”
日本九級大地震引發(fā)的核泄漏危機,使罕見的“搶鹽熱”一度達到沸點。經(jīng)政府多管齊下,及時辟謠,加大食鹽供應,“搶鹽潮”迅速平息。目前,福島核電站的情況還在演變,人們對核污染擴散的擔憂依然存在,一些荒唐的謠言可能又在醞釀、發(fā)酵。謠言過后,我們不禁反思,災難謠言究竟因何而起?究竟誰才是謠言的終結者?(嚴冰 劉哲 吳楊)
就怕謠言“有文化” 地震、海嘯、核輻射,三大災難疊加,舉世震驚。與此同時,各類荒唐的謠言猶如地下冒出的幽靈,迅速傳播開來,讓很多人一時之間不辨真?zhèn)危恢。謠言不可怕,就怕謠言“有文化”。 本次謠言傳播的最大特點是所謂“有科學理論支撐”。在有關此次災難的謠言中,夾雜著許多科學術語,如輻射方面的微西弗、β射線,核電站方面的安全殼、燃料棒,化學方面的碘元素、碘化鉀等。這些高深的術語,再加上“科學”的解釋,不由得你不信。 此外,還有一些謠言,如“韓國地震救援隊警犬丟失”,前面赫然注明“據(jù)NHK(日本廣播公司)最新報道”,有的甚至還夾雜著日文,并配上以假亂真的圖片,實在是讓人眼花繚亂,真假難辨。更有甚者,把自己的荒唐言論硬加到專家頭上,或者斷章取義,曲解專家觀點,也迷惑了不少人。
穿著科學的外衣、打著知名媒體的旗號、頂著權威專家的頭銜,讓謠言轉眼間變成令人恐慌的“確鑿事實”。
謠言不可怕,就怕謠言“有文化”。
關于謠言,古時有“三人成虎”的故事。不過,那時的謠言傳播僅限于一個集市,為啥?因為那時沒網(wǎng)絡。
而今,在科技水平高度發(fā)達的當下,傳播手段、傳播速度都已是今非昔比,因而傳播范圍更廣,可信度貌似更高。所以,謠言更是像坐了火箭一般,使得相距千萬里、分屬東西兩個半球的中、美兩國的多個城市,同時上演了大規(guī)模搶購“碘鹽”、“碘片”的鬧劇。
然而,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一旦經(jīng)過嚴格的分析和考證,這些披著“科學”、“真實”外衣的謠言迅速落敗,最終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笑料。
謠言充斥于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災難更是滋生謠言的誘因和溫床。鬧劇落幕,或許人們應該反思。
目前,搶鹽風潮雖已平息,但福島核電站的情況還在演變,人們對核污染擴散的擔憂依然存在,謠言換個裝束可能還會登場,沒準兒還會更“有文化”、更“高科技”。這時的你,該咋辦?
“要學那泰山頂上一青松”,突然想起《沙家浜》里的一句唱詞。隨著時代進步,科技發(fā)展,謠言也會不斷“進化”。謠言來襲,或許我們都應該學學泰山頂上的青松,站穩(wěn)立場,冷靜分析,理性對待。(田麗)
十大災難謠言
-距今2400多年的雅典瘟疫,最初只是小范圍內(nèi)爆發(fā),有人散布謠言說“城邦的宿敵在蓄水池投藥”,于是人們四處巡游抓間諜,使得病菌擴散。最初談不上規(guī)模、范圍極其有限的傳染病,擴展成了一場不可收拾、殃及希臘半島整個阿卡提地區(qū)生靈的大瘟疫。
-1923年東京大地震后,一些不負責任的日本報紙發(fā)布“富士火山將大噴發(fā)”、“東京地區(qū)正在沉入海底”等不實消息,讓剛從廢墟中爬出來的幸存者更加驚恐。
-1978年2月7日,兩個僑居美國以賭博為業(yè)的墨西哥人,給墨西哥總統(tǒng)寫信,聲稱墨西哥瓦哈卡州的皮諾特帕市將在同年4月23日發(fā)生強烈地震,并引起海嘯,隨后又有核爆炸。謠言出現(xiàn),造成了大量居民外逃,甚至有人打算趁亂搶劫。直到瓦哈卡州州長及時抵達皮諾特帕市,這才穩(wěn)定了局勢。
-1978年5月23日至7月4日,希臘的塞薩洛尼基市附近地區(qū)連續(xù)3次地震,有謠言稱“下一個接近月圓的1978年7月20日,市中心將發(fā)生大地震。”人們紛紛低價拋售固定資產(chǎn),搶購食品。7月19日,希臘總統(tǒng)親自來到該市舉行大規(guī)模宴會,人心才得以穩(wěn)定,當?shù)亟?jīng)濟才避免未震先毀。
-2003年我國非典時期,有傳言稱“非典是時疫,60年發(fā)生一回,產(chǎn)生原因是金星、火星與木星交錯,引力場發(fā)生變化的結果”,更有消息說“板藍根可以防非典”,甚至有“抽煙可以防非典”、“放鞭炮可以防非典”,“打噴嚏可以防非典”的說法。
-2004年年底,印度洋發(fā)生海嘯,第二天就有謠言稱“馬來西亞檳城正在下沉”,更有謠言說“檳威大橋(連接檳城和馬來半島的大橋)受海嘯沖擊太大,快要塌了。”這一謠言還通過手機短信的形式瘋狂蔓延,導致許多馬六甲海峽兩邊的工廠提早下班,平時十分順暢的大橋當天大堵車。
-2008年,汶川地震發(fā)生后,傳言即出,北京當晚將發(fā)生余震的短信在市民手機中迅速傳播,重慶網(wǎng)上傳言晚上會有余震,上海也謠傳滬浙交界處發(fā)生5.7級地震。
-2009至2010年,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蔓延,有網(wǎng)站刊登文章稱,“北京甲型H1N1流感疫情爆發(fā)是因為國慶前各中小學接種疫苗引起”。之后衛(wèi)生部新聞發(fā)言人就此接受采訪時稱,這個人為編造的謠言,不僅搞得人心惶惶,還在一定程度上給流感疫情的防治工作帶來麻煩和障礙。
-2010年8月,有關“成都受泥石流影響將大面積停水”的消息在網(wǎng)上流傳,消息出現(xiàn)在多個QQ群及微博,引發(fā)眾多網(wǎng)友擔憂。后經(jīng)有關負責人明確表示,這一消息不實,自來水公司有充足的處理能力,目前成都市自來水供應完全正常,公眾不必擔心。
-“2010年冬千年極寒”的說法在世界各國一些媒體炒得沸沸揚揚,使許多用煤大戶提前搶購煤炭,人們紛紛超量購買過冬物資,造成社會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