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名遂 繪 今天,騰訊將在北京舉辦一場高規模的“開放大會”,和所有第三方合作伙伴共商開放大計,近千個席位已經搶注一空。空前熱門當在意料中——一個月之前的5月16日,騰訊QQ通過官方網站(im.qq.com)正式推出“Q+”,并向第三方開發商發出邀約,希望與大家一同構建互聯網的未來。 這一次,騰訊是準備徹底開放,把QQ的6.5億用戶讓合作伙伴共享。不由讓人且喜且疑:肉,為什么要讓大家吃? 半年間逐步走向開放 去年的3Q大戰還記憶猶新吧?硝煙彌漫中,騰訊做了一個真正“艱難的決定”,不是封殺360軟件逼用戶二選一,那不過是逞一時之快;而是:開放!這個決定,將從根本上改變中國互聯網霸主之一騰訊的未來命運。假如成功,會很大程度上改變中國互聯網業的生態,進而改變全國網民的網絡生活。 3Q大戰基本平息后的幾天,2010年11月17日,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出席第12屆高交會“中國創業家峰會”,演講中他說:“互聯網在深入影響人們生活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機遇,開放和分享已經成為產業的潮流。未來,騰訊將嘗試在企業發展中注入更多開放、分享的元素,更加積極推動平臺開放,關注產業鏈的和諧。將以更加開放與務實的姿態,與垂直網站、應用開發商和獨立開發者等產業鏈合作伙伴一道合作共贏,共同促進中國互聯網事業的蓬勃發展。” 12月5日,2010(第九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馬化騰發表《關于互聯網未來的8條論綱》主題演講,他說:“壟斷”是一個令人煩惱的罪名,但有的時候確實是一個假想的罪名。這場演講中他宣布,騰訊公司將步入為期半年的戰略轉型籌備期,轉型的原則就是開放和分享。 2011年上半年以來,騰訊在開放轉型上動作頻頻。首先是廣開言路,連續舉辦了10場“診斷騰訊”系列論壇,邀請100多位專家為騰訊把脈問診。馬化騰在現場懇請意見領袖“不要給我留情面,提出嚴厲批評”;而騰訊總裁劉熾平也直言,一場場診斷會過來,騰訊就像照了一個X光。 在行動上,半年間先后宣布開放騰訊微博、騰訊朋友、QQ空間等,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接入騰訊各大開放平臺的第三方應用已經超過1000款,合作伙伴最高單月分成收入已經超過1000萬元。而推出Q+意味著把騰訊最核心的立身之本——即時通信工具QQ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