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TCL在該案中敗訴,可能將給整個互聯網電視產業帶來滅頂之災。”因影視節目版權問題,北京優朋普樂公司近日將TCL告上法庭,這是我國首例電視制造商因涉及影視侵權而被告上法庭的案件。
據悉,優朋普樂在本案中索賠50萬元。
優朋普樂首輪索賠50萬
“TCL有超過100部電影侵犯了公司的版權。我們第一輪起訴的片子是《王貴與安娜》和《少林寺傳奇II》,索賠金額近50萬元。”昨日影視數字發行商優朋普樂法務總監郝俠接受采訪說,TCL生產銷售的MiTV互聯網電視機,利用互聯網作為傳輸途徑,大量向用戶傳送未經版權人授權的盜版影視節目,存在使其代理版權的影視節目在海量用戶群內被無授權觀看、下載的可能。據悉,優朋普樂還將研制開發PPS的上海眾源網絡有限公司以及國內一家電連鎖巨頭分別列為第二和第三被告。
TCL不清楚該公司動因
針對優朋普樂的起訴,TCL集團副總裁韓青說,當前取得了《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的網站約有200多家,PPS是最早擁有廣電頒發的《許可證》的一家,由于TCL互聯網電視是全球首款能“自動升級”的電視,TCL已與包括中央電視臺在內的多家節目視頻供應商進行了密切的溝通。在未來,TCL還將逐步增加合作網站的數量,并開啟更多的互聯網應用功能。“該公司突然宣布發起訴訟,我們不清楚動因,在未曾與我們有過任何溝通的情況下,這種做法有欠妥當。”韓青表示:“TCL與所有后臺服務伙伴均簽署了版權保護協議,如果一旦發現了我們的合作商確實存在侵權盜版行為,我們也將訴諸法律手段,維護正版權益。”
利益均沾方可化解危機
國內生產互聯網電視的并非TCL一家,國內品牌創維、海信、長虹等今年紛紛推出帶有上網模塊的平板電視,而外資品牌如三星、LG等也進入了這塊市場。對此,多家彩電企業表示,彩電只不過是一個接收裝置,為什么用筆記本電腦上網看盜版電影,電腦廠商沒有責任,反過來,用互聯網電視下載影視劇,彩電廠商就應該承擔責任?
“互聯網電視市場蛋糕的變大,必定引來各方對利益的角逐。”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經濟咨詢中心副主任陸刃波介紹,此次TCL成為被告,暴露出這個新產業有其改進之處。廠商如果想進行產品創新、跨界發展互聯網電視,其對版權內容獲取的合法性將成為市場競爭的關鍵環節,而處理好版權爭議問題的最好辦法是“利益均沾”,這樣才能化解當前版權危機。
“網絡電視符合三網融合的發展方向,工信部支持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趙波說,實際上,今年兩會期間,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就重申“要支持和推進三網融合”;4月國務院出臺的《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也明確支持網絡電視的發展;5月國務院又發出通知要求進一步提出推動“三網融合”,保證這一產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