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該到哪里去尋找黃色信息?”這個問題最近一直困擾著魏琛琛。魏琛琛是“媽媽評審團”中的一員。
“媽媽評審團”,是由北京網絡媒體協會,在去年全國整治網絡淫穢色情專項行動后,發起的一個志愿者團體,1月19日成立,目前有成員近50名。她們大多對網絡涉黃一無所知。協會對其培訓國家出臺的“清理整治網上低俗內容的13條標準”,讓媽媽們發現黃色網站后舉報,協會通過管理部門將網頁刪除,以此來防止青少年涉黃。
1月29日,“媽媽評審團”開始培訓。
媽媽們會否中“毒”?
1月29日,北京市網絡媒體協會為評審團的媽媽們開設了一堂培訓課,告知她們評審團的章程、工作方式,以及黃色信息的辨別標準。一旦談及實際操作,這些善良的媽媽們突然發現,尋找黃色信息是個“技術活”,對于沒有任何經驗的她們來說,要干好頗不容易。
魏琛琛是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博士,從來沒看過A片或者瀏覽過類似黃色網站的她,對未來的工作一片茫然。她在場向技術人員詢問如何搜索黃色信息,她甚至不知道該輸入哪些關鍵詞。
魏琛琛上過課后,還是對自己能清楚地界定低俗信息沒有信心。“低俗到什么程度才算是涉黃,哪些算,哪些不算,我還不能界定出來。”她說。
年輕的媽媽們被“黃毒”侵染怎么辦?北京市青少年法律與心理咨詢服務中心主任宗春山說,“我們會隨時對媽媽們進行教育和指導。”
“為了青少年,有些樂趣需要犧牲”
宗春山長期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他很早就想組織一個媽媽團體來對抗網絡中的黃色信息。相比動員普通義務志愿者來舉報,媽媽們的效果會更好。媽媽們能主動出擊,搜集黃色網站信息。
“媽媽評審團”的成員們在1月29日,都和北京網絡媒體協會簽訂了一份協議,其中明確了她們所需履行的責任。媽媽們需要監測網絡內容,并將涉黃網站的信息提交北京網絡媒體協會。協會核實舉報后,第一時間通過管理系統,自動通知那些服務器架設在北京的網站執行刪除。如果服務器架設在北京之外的,北京市網絡媒體協會將向國家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發出要求,請對方幫助刪除。
但評審團是否會舉報一些不合適青少年但合適成年人看的網站,那是否會犧牲成年人的樂趣?“我只能說,多從孩子的利益考慮一下,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這點樂趣也就犧牲了吧。”宗春山說。
宗春山說,他堅決反對網絡是兒童問題的罪魁禍首。“我們不能說政府關閉某些網站是打著保護兒童的幌子,但必須明確的一點,將所有問題歸咎于網絡黃色信息,無論對于家長還是政府來說,這都是逃避和借口。”宗春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