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針對網絡公關業務的首份行業性標準文件出臺,首先對刪帖公司說“不”。據悉,中國國際公關協會日前在北京發布了《網絡公關服務規范》(指導意見)。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會采用曝光違規公司名單等方式,落實規范實施,完善網絡公關服務。這源于“3·15消費權益日”之前,網上出現許多替企業刪帖“消災”的“刪帖公司”,他們自稱“網絡公關”,刪一條負面帖動輒就要價數千元。正是這些高價“刪帖公司”引起了廣大網民的關注。
應該說,這份行業標準的出臺對規范網絡公關服務有積極意義,但是能夠發揮多大的實質作用還有待觀察。營造綠色的網絡公關環境,清除不良的網絡公關服務,根本上還是需要相關法律的出臺。
網上驚現刪帖公司助企業“消災”
近來,一種行當在網上頗受關注,從業者稱能為客戶刪除網上一切負面信息,尤其替企業刪帖“消災”。“刪帖公司”又叫“網絡危機公關公司”,其實就是以刪除網帖為手段來斂財的公司,也有叫“網絡打手”、“網絡公關”或者“危機公關”。
據《廣州日報》報道,這些“刪帖公司”與一些大論壇版主有良好的關系,通過關系,有關企業的負面帖子可徹底刪除。如果這招失靈,刪帖公司還有“沉帖”的招數,通過發大量的帖子把負面帖子壓下去,沉到論壇靠后的頁面,也就是將負面信息在搜索引擎中的搜索排名進行打壓,使負面影響最小化。
此外,刪帖公司還會使用搜索引擎優化,在網上發大量的正面帖子,帖中包含重要的關鍵字,這樣搜索引擎的前幾頁捕捉到的都將是正面消息,刪帖的效果也就達到了。當然,還有更富“技術含量”的是,直接對有負面帖的網站后臺進行攻擊,并編寫新的后臺程序,從而刪掉網帖。
網絡公關服務規范劍指刪帖公司
“網絡公關”作為公共關系服務在網絡媒體上的延伸,是蓬勃發展的互聯網經濟的一部分。資料顯示,網絡公關業務已成為當前公共關系服務中增長最快的領域,占中國公關市場業務比重達6.3%,約8.8億元。然而,一些損害網絡公關服務聲譽的現象也隨之抬頭:發布虛假信息,甚至將“網絡刪除負面新聞”和攻擊客戶競爭對手作為謀利手段。
近日,中國國際公關協會制訂的《網絡公關服務規范》(指導意見)公布,這是我國針對網絡公關業務的首份行業性標準文件。該文件內容涉及網絡公關定義、業務內容、技術應用、工作流程、收費模式等,并提出“不傳播任何不符合事實、夸大宣傳或有待確認的信息”、“不從事任何不道德、不誠實或有損他人尊嚴或信譽的傳播活動”、“抵制各種欺騙客戶和公眾的信息傳播活動”等十項行業道德規范。
協會常務副會長鄭硯農表示,中國國際公關協會將采用曝光違規公司名單、公布公司違規行為等措施,落實規范的實施。如果違規公司是協會成員,將采取協會內處罰措施,直至開除為止。要把負責“網絡刪除負面新聞”之類的“公關公司”完全摒棄在公關行業外。
亟需相關法律出臺
《網絡公關服務規范》無疑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它利用行業規范約束行業行為,向外界傳遞的信號是,網絡公關行業對目前的繁榮和問題有清醒的認識,并正努力自律,這對于該新興行業來說是十分有益且必要的。但作為一個非營利性的民間社團,出臺這份行業規范性文件究竟能夠發揮多大的實質性作用?《網絡公關服務規范》宣布的一些懲戒手段,如“曝光違規公司名單、公布違規行為等措施”,對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這樣一個社團組織來說,可能還存在法律依據不太充分的困擾;并且任何一起網絡公關的違規行為,都非網絡公關從業者能夠獨立完成,畢竟其無法到后臺操作。
對于網絡刪帖這種情況,廣州大同律師事務所主任朱永平指出,目前國內法律對網絡刪帖的監管規定還處于空白地帶,未有明確規定,根據法律未禁止的就是允許的原則,公司委托刪帖公司刪帖并不違法。但他認為,企業還是應該通過正常途徑維權,畢竟請刪帖公司會增大運營成本。所以,網絡公關的亂象,單靠行業規范的執行力顯然是不夠的。營造綠色的網絡公關環境,出臺相關法律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此外,還有分析認為,設一個綠色的網絡公關環境和網絡傳播環境,行業的自律和法律的規范都很重要,同時還要注意維護網絡的開放性,使受眾盡可能地占有信息,并逐步學會對繁雜信息進行獨立判斷,讓那些利欲熏心的網絡公關公司無技可施。行業的自律,是努力造就天使;法律的規范,是讓人不敢隨便做魔鬼,否則就會付出代價;維護網絡的開放性,則是培養每一個人在一種開放的格局中辨別天使還是魔鬼的能力。三種努力顯然都具有相同的指向。就目前實際來看,行業自律的規定已經出臺,而最緊要的則是出臺相關的法律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