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協會將制定標準 物美、京客隆醞釀上線
在大型網商急于籌措上市瓜分在線零售市場之際,坐擁渠道和品牌優勢的傳統零售商不甘心舍棄這塊蛋糕,競相試水網上商城。此時,行業協會高調介入,稱將在3年內培育100家網絡零售企業,助推傳統零售商“上線”享受現代營銷模式的優勢。昨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宣布,計劃3年內培育“網絡零售百強企業”。
物美、京客隆醞釀“上線”
我買網、淘寶等網上商城正在快速向日用品滲透。少數傳統超市賣場在淡對的表象下,其實在悄悄計劃分食網絡銷售。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物美、京客隆正在研究“上線”事宜。“物美在北京、天津等省市有眾多門店,借助現在自動化配送系統,開展網上銷售并不是難事。”物美相關負責人強調,物美的實體門店可以充當貨物自提點的功能,滿足周邊居民網上下訂單、線下快速取貨的需求。
電子商務對傳統零售商而言,是一項“重頭再來”的業務,目前很多傳統零售商在這方面經驗不足。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昨日宣布,將在3年內推出“網絡零售百強企業”,依據不同行業和業態分類選取典型企業,分享他們在操作流程、技術手段、費用規模、資源配置等方面的經驗,并制定指標體系和行業標準,以銷售規模為主要考核基礎,培育網絡零售企業。
傳統零售商網店多淪為擺設
目前,開展在線銷售的傳統零售商還鳳毛麟角。來自中國連鎖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百強企業中,只有31家企業擁有網上商城,大多是去年才開始嘗試的,北京企業發展在線業務的只有國美、西單商場等少數幾家,京城本土超市對在線市場處于觀望狀態。
已觸網的傳統零售企業中,其在線交易量與實體店銷售額差距相當大,網上商城多淪為實體店的擺設。
在部分傳統零售企業看來,開辟網絡零售業務相當于增開了一個獨立公司,其前期技術、營銷、后期營運服務等投入相當大,而實際盈利卻較少。
“開網店不是簡單地把實體店復制到網上去,”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副秘書長楊青松強調,每家零售企業的各門店商品價格不完全一樣,而網上商品的價格是惟一的,容易與實體店價格形成沖突,需要企業開發一套品牌管理方式,實現線上線下資源融合。同時,還要解決好物流配送、網上支付等問題。
針對以食品為主的超市行業不易發展在線業務的擔憂,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秘書長裴亮指出,歐美國家網上零售業務發展較成熟,其中食品類的在線交易額非常大,排在網上零售品類的前幾位,超市行業可以發揮多網點優勢,采取社區就近送貨方式來開展網上交易。
網店和實體店融合成趨勢
不過,在業內專家看來,傳統零售商開發線上銷售渠道擁有實體店渠道、品牌、物流供應鏈、議價能力等多種優勢。楊青松認為,網絡商城回報不應以在線交易量為惟一考核標準,傳統零售商開展網上零售業務,所帶來的還有品牌價值等其他回報。
隨著“80后”、“90后”新生消費群體的不斷壯大,以往傳統的體驗式消費習慣也在悄然發生轉變,越來越多的青年一代開始通過網絡渠道來挑選、購買商品,去年我國網購銷售額突破2500億元大關便是一個佐證。而傳統零售實體店也面臨著租金逐年攀升、成本日趨增大、商圈網點競爭增強等問題,開發網上銷售渠道成為傳統零售商的自然選擇。
艾瑞咨詢分析師蘇會燕表示,電子商務尤其是B2C模式是未來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趨勢。近兩年電子商務行業一直保持成倍增長的勢頭,無論是新興的電子商務企業還是傳統零售企業,都試圖爭搶網購市場的蛋糕。商報記者 熊海鷗 吳文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