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獨霸互聯網時代走向終結
中文域名通過評審
□ 宗 樾
4月28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宣布,由CNNIC代表中國提交的簡、繁體“.中國”域名國際申請已通過互聯網名稱與編號分配機構(ICANN)的快速通道評審。在簡、繁體等效申請的焦點問題上,ICANN最終認同了中國互聯網用戶的使用習慣,為中文首開了特殊性先例,這意味著英文獨霸國際互聯網的時代正式走向終結。
評審通過
2009年11月16日,在微軟、百度、阿里巴巴、淘寶、Firefox、OPERA、遨游、新華網、人民網、新浪網和騰訊網等眾多中國知名互聯網企業代表的共同見證并現場簽名支持下,CNNIC在京舉行“.中國”域名國際申請啟動儀式,代表中國正式向ICANN遞交了“.中國”域名國際申請。
2010年4月22日,ICANN理事會通過最新決議,由CNNIC代表中國提交的簡、繁體“.中國”域名國際申請已正式通過快速通道的評審。
CNNIC主任助理齊麟表示,“.中國”域名將進入技術部署期,預計未來數月內,全球數十億華語網民在世界任何角落將可使用純中文域名后綴訪問互聯網。為此,CNNIC將聯合域名注冊服務機構,做好“.中國”域名用戶的解析開通配置工作。
兩大突破
繁、簡體“.中國”域名同時通過ICANN評審,意味著全球華人根據語言習慣在各大瀏覽器地址欄不論輸入繁體“北京大學.中國”形式的中國域名,還是簡體“北京大學.中國”形式的中國域名,都可準確進入北京大學網站。
互聯網專家表示,由于語言體系的不同,中文繁、簡體同時使用的實際情況,最初很難得到評審機構的理解并對技術上的統一性存在擔憂,一度面臨繁、簡體只能申請其一的境地。通過CNNIC技術專家以及中國互聯網社群的積極努力,最終消除了評審機構的所有疑慮,實現了繁、簡體“.中國”同時通過評審。此結果將大大方便廣大港澳臺同胞及海外華人互聯網用戶的使用,有力維護了全球根域名系統領域的中國主權完整和形象統一。
由于英文字符“.”和中文句號“。”完全等效,億萬網民在地址欄直接輸入“教育部。中國”(中文句號)或“教育部.中國”(英文字符)效果相同,也能都準確直達教育部網站。這意味著廣大網民可隨時從聊天、搜索等中文輸入狀態,打開地址欄輸入網站的“.中國”域名進行訪問。
十年艱辛
據了解,CNNIC早在1998年就開始了中國域名的研究,并先后在該領域完成兩項互聯網國際標準制定,解決了域名編碼中異體字、變體字的統一以及漢字的繁、簡等效互通,圍繞純中文全球頂級域名的技術研究和國際申請工作前后歷經10年之久。
在此之前,互聯網頂級域名體系只支持包括26個英文字母、連字符和阿拉伯數字0至9在內的37個字符。伴隨著繁、簡體“.中國”域名國際申請同時通過ICANN評審,誕生于1983年的域名系統在被英文獨霸27年之后,終于正式迎來了以中文為代表的多語種域名時代,互聯網應用上的“英文堡壘”也被攻破。
前景廣闊
為方便全球華人使用母語通過互聯網了解上海世博會最新動態,上海世博會在使用expo2010.cn網址的同時,也正式啟用了好用又好記的“上海世博會。中國”域名。世博會中文域名不僅將成為全球華語網民了解世博的窗口,也為上海世博打上了中國烙印。
截至目前,超過90%的國家部委、省級政府機構;超過95%的媒體新聞網站;超過90%的全國211重點大學;超過五成的中國百強企業及超過四成的中國500強企業都已經陸續開通“.中國”域名。
據了解,為了在當前階段最大限度保護潛在域名注冊人的權益,現行的中文域名注冊政策為申請“中文.CN”的用戶可自動獲得對應的“中文.中國”繁、簡體域名。《中國質量報》
宗 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