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4.2億,互聯網普及率達31.8%%,網站數量達279萬個。三網融合、移動互聯、微博、宅經濟、云安全……一系列熱點新詞的誕生,折射出我國互聯網發展的新走向。毋庸置疑,互聯網正前所未有地影響著每個行業的發展,改變著所有人的生活。 同時,公安官方微博的興起,對民眾生活產生的意義更是非同一般。正如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所說:“公安部門與民眾安全直接相關,民眾更希望了解公安部門工作運轉,通過微博這樣一個迥異于官方文件的民間形式,溝通和交流將更便捷。公安微博運轉好了,能一定程度解決社會矛盾。” 移動互聯網爆發式增長意味著什么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2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我國網民規模達到了4.2億,互聯網普及率攀升至31.8%%。其中,手機網民規模為2.77億,半年新增手機網民4334萬。
有業內人士認為,我國移動互聯網應用群體已經進入高速增長期。艾瑞咨詢集團總裁楊偉慶稱,未來10年將是我國移動互聯網發展的“黃金10年”。
業內人士認為,如果說計算機互聯網的中心在美國,那么移動互聯網的中心則在中國。有專家預測,今年我國移動互聯網用戶將超過3億人,移動互聯網有可能成為我國為數不多的全球領導性行業,中國有望成為全球移動互聯網的領跑者。
一方面,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帶來了新的經濟增長機遇。中科聚盟(北京)信息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趙鵬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基于手機平臺的移動電子商務已經成為電子商務領域的一支新軍。據統計,目前我國移動電子商務實物交易規模已達4.3億元。在互聯網上已經很成熟的電子商務模式,現在已進入我們的手機。
另一方面,移動互聯網是我國網絡文化新增長點。當前,網絡文化已經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最具活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互聯網發展為人民群眾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已經成為我國網絡文化發展的新的增長點,互聯網將以此匯聚更廣泛的活力。
專家指出,今后,移動互聯網將成為互聯網市場最大的增長點。移動互聯網領域應用商店已經成為競爭的戰略焦點。移動互聯網繼承了互聯網的便攜性、穩定性等特點的全新業務領域。
權威人士預言,隨著3G發展智能終端的廣泛應用和移動通訊的進一步發展,移動互聯網必將創造出一個新的、更巨大的經濟市場。
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升級
隨著信息化、工業化融合的推進和物聯網、云計算等進入技術研發和運用階段,互聯網技術正不斷向其他產業延伸滲透。
在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奚國華看來,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推動了以經濟生產、綠色制造為方向的工業轉型升級,推動形成了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網上銀行等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并催生了新的商務模式和新的業態,培育出新的增長點。
以電子商務為例,2009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超過3.6萬億元,僅中小企業通過電子商務創造的價值占到我國GDP比重1.98%%,拉動我國GDP增長0.13%%。
據預測,未來幾年我國電子商務將以年均35%%以上的速度增長,這表明我國互聯網正在從單一的信息娛樂消費向結構更加合理、發展更加多樣的方式轉變。
2008年下半年以來,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造成了嚴重的沖擊,但是我國互聯網產業仍然保持著較快的增長。據有關方面數據統計,2009年我國的互聯網市場主體規模達到1834.5億,同比增長31.99%%,是信息服務業中保持較好增長率的產業之一,其中互聯網基礎服務市場規模達到812.1億,互聯網應用服務市場規模達到1022.4億,電子商務交易額超過3.6萬億人民幣。
截至2009年底,提供互聯網相關服務的企業有2萬家,海外上市中國互聯網企業超過20家,市場總額達數千億美元。
經過2009年的發展,網絡社區、電子商務、即時通訊等業務在將網民的生活、工作漸漸地搬到了網絡上,服務型互聯網已經深入人心,足不出戶即可辦理一些事務。統計數據顯示,在4.2億的互聯網用戶中,網絡購物用戶達1.42億,今年全年的網絡購物可能達到5000億元。
在這樣的背景下,利用新的傳播方式,通過虛擬的世界為網民提供更好的在線生活空間。在開掘“宅經濟”的大旗之下,電子商務、社區服務、物流、即時通訊等多個信息服務領域,各方已在挖掘“宅經濟”潛在價值方面“搶灘登陸”。
令人期待的公安微博
8月28日零時許,“蘇小沫兒”在微博上直播自殺過程引發數萬網友規勸。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接到有關“蘇小沫兒”要自殺的信息后,根據網絡IP斷定“蘇小沫兒”的上網地址在濟南,并和濟南公安局官方微博聯動。十多個小時后,輕生者放棄自殺念頭。
據濟南市公安局網絡發言人介紹,警方已和“蘇小沫兒”溝通,她不愿意見面,警方對其進行了心理疏導,她表示不再自殺。
從今年2月24日開始,廣東省21個地級市及省公安廳的官方微博相繼開通,到5月11日,全部完成認證并在網上建立起了微博群。北京警方微博開通于7月13日,實現與網民平等交流。
網友將一系列的公安微博稱為“微博110”。在公安官方微博興起的同時,不少警員個人也在網上“織”起了微博。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公安開微博,是對“110”的一個很好補充。110只是簡單接警,但微博可讓公安更深入了解復雜的社會心理和社會矛盾。
汪玉凱指出,公安部門開微博與一般政府部門開微博意義不同。公安部門與民眾安全直接相關,民眾更希望了解公安部門工作運轉,通過微博這樣一個迥異于官方文件的民間形式,溝通和交流將更便捷。“公安微博運轉好了,能一定程度解決社會矛盾。如果流于形式或半途而廢,可能會引起民眾的不滿。”汪玉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