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網消息 沒有最高,只有更高,我說的是藥價。不久前,央視曝光了一種叫做蘆筍片的藥,它的暴利是1300%,27日這個紀錄輕松地就被另外一種叫做恩丹西酮的,也是治療癌癥的藥給打破了,這種藥的利潤居然是2000%。
進一步打擊藥價虛高
近日,國家發改委宣布,要進一步采取四項措施加強藥品價格管理,加大對流通環節惡意加價,牟取暴利行為的打擊力度,進一步降低虛高的藥品價格,這四項措施包括,對屬于企業自主定價的藥品,加強市場購銷價格調查,對政府指導價藥品加強成本審核,建立基本藥物動態調整機制,研究改進藥品價格管理方法。
目前發改委就正在全面摸底排查,尋求治理藥價的良方,出廠價15.5元,到了患者手上就變成了213元,今天全國各地的蘆筍片價格又是怎樣的情況呢?
一種治癌藥利潤率達2000%
輿論劍指蘆筍片下架,但是創造1300%利潤率的蘆筍片絕非獨孤求敗,昨日,有媒體在刊載發改委相關舉措的同時,就配發了另外一種藥的相關情況——恩丹西酮,也是和治療癌癥有關,也是同樣令人驚嘆的暴利。
有國家正式批號的恩丹西酮原料藥,每公斤的市場價為6萬元,可以分裝12萬5000支,8毫克的針劑,平均每支的原料成本不足一元,加上包裝及工資、管理等費用,成本也不到四元,而在醫院的零售價卻是每支80到90元。
在陜西省物價局的網站上,輸入恩丹西酮,我們就可以清楚地查到一支恩丹西酮的最高零售價為84.80元。也就是說,如果以出廠價為基準計算,這個藥的利潤率高達2000%左右。記者了解到不是一個品種是這樣,還有其他品種也是這樣,出廠價只有醫院零售價的十分之一,或者是七分之一,八分之一,這種藥是很多的。
市場已經嚴重扭曲
天價藥的根源究竟出在了什么環節上?它會不會讓此時正在努力推進的醫改再次出現問題?發改委此次推出的四項措施能解決群眾關心的高藥價問題嗎?
業內專家認為,價格過高,無非是兩個方面出了問題。第一個問題可能是整個市場,醫藥的購銷,我們表面上看是一個市場,但這個市場已經被嚴重地扭曲了。
另外一個是流通機制環節太多,消費者沒有選擇權,沒有任何博弈的價值,所以政府來監管,但政府的價格監管看起來在某些環節也出了比較大的問題,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指導價格本身就虛高,所以這兩方面如果同時失靈,那帶來的的確是沒有最高,只有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