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天津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工作座談會上獲悉,截至明年年初,所有國家基本藥物都將納入全國統一電子監管系統。屆時,消費者只需將藥品包裝上的電子監管條形碼輸入網上平臺或直接掃描,就能查出藥品的生產企業、銷售藥店或醫院等所有環節的信息。
據市食藥監局安監處負責人介紹,所謂電子監管就是將一組條形監督碼附在產品包裝上,每件藥品的編碼都是不同和唯一的。這20位的編碼中包含了生產企業名稱、產品規格、經銷和使用單位等信息,產品單位小到盒,大到箱都分別附著了自己的監督碼。一旦電子監管碼推行,意味著利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對藥品的流向全過程實施電子監管,起到監控、追溯、查詢的作用。消費者只需到終端掃描一下即可辨明真偽,有效打擊了生產、銷售假劣藥等行為。如遇有問題時,監管部門只要在網上輸入監管碼,就可馬上獲知整個流程中的各個環節,達到迅速追蹤溯源和召回產品的目的。
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全國凡生產基本藥物品種的中標企業,在2011年3月31日前加入藥品電子監管網,基本藥物品種出廠前,生產企業須按規定在上市產品最小銷售包裝上加印(貼)統一標志的藥品電子監管碼。據悉,從2007年底開始至今,本市已有13個生產企業和107家批發商將生產和銷售的藥品納入電子監管網,到了明年年初,本市藥品企業將全部上網管理,涉及基本藥物達200多種。(記者鄭妍實習生王嫣然陳嘉慧)
(責任編輯: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