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9月1日起,安徽在全省所有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一體化管理的村衛生室,實行基本藥物和補充藥品零差率銷售,在全國率先實現零差率銷售全覆蓋。
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行零差率銷售,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國家要求今年在60%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立基本藥物制度,明年全部完成。安徽“兩步并作一步走”:在全省108個縣(市、區)政府舉辦的1263個鄉鎮衛生院、60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及10750個一體化管理的行政村衛生室率先全面實施綜合改革,9月1日基本藥物和補充藥品全部實行“零差率”,此舉將為6800萬城鄉群眾帶來實惠。
去年11月,安徽在32個縣(市、區)開展了基層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通過改革,試點地區藥品價格平均下降50%。與之相對應的,是更貼心的醫療服務。據統計,8個月以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抗生素使用比例同比下降27.2%,門診人次上升21.3%。安徽省省長王三運認為,安徽的改革收到了人民群眾滿意和醫務人員支持的良好效果。
此次全面推開的綜合改革,核心是按照“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要求,重新構建基層醫藥衛生體制機制。為此,安徽省還首次嘗試在全省開展基本藥物集中招標、采購、配送,除特殊藥品外,招標的288種基本藥物比國家指導價平均降低52.7%。安徽省醫改辦負責人說:“集中招標,藥品的質量、供應都有保障,而且集中采購的價格,比分開采購更低。”
有了好藥、便宜藥,更要有好醫生。試點期間,安徽省基層醫療單位分流了一批無醫療資質人員,空出的崗位實行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資格準入制度,面向所有具有競聘資格的人員,競爭上崗。
與之前的改革試點相比,此次全面推動的基層醫改難度更大、涉及范圍更廣,省里每年為此要多拿出20多億元作為改革資金。底氣何在?省委書記張寶順強調,這是一項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責任工程。堅持公益性方向,向人民群眾提供最基本的醫療衛生服務,是政府重要的職責,政府就應當責無旁貸地擔負起保障職能。
(責任編輯:王雅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