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年中國質量萬里行投訴部共受理投訴25028件,投訴量前3名分別為:網絡服務類投訴7548件,IT通訊投訴5676件,家電投訴2809件。
網購是當今的主流消費趨勢,B2C電商緊鑼密鼓地部署商戰的同時,沒有做好售后服務,讓眾多網友頗為不滿。從去年一年電商舉辦的大型活動來看,每次活動后,網友投訴的問題基本雷同,可見電商對活動中出現的問題,未及時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才會使問題一再出現。
從網友反饋來看,有些電商借網購熱,故意出售劣質產品。網友受騙,已經成了稀疏平常的事,但為何仍然有人一再步其后塵,究其原因,還是“貪小便宜”的心理在作祟。與小型網店相比,知名網店的商品貨源、質量都有保障,即使買到的商品有問題,也能享受到三包服務。
手機黑屏故障是所有手機的通病,有用戶分析黑屏原因源于手機設計缺陷,但生產廠家對此卻沒有回應。智能手機軟件的升級也是用戶投訴的主要問題之一,幾千元手機的操作系統不更新,很快就會淪為過時手機,讓人質疑這千元的手機價值何在。手機廠家卻稱當時設計的手機就是這個樣子,不支持升級。
從行業投訴盤點分析,均有典型的投訴案例:
家電投訴第一名:三星LA40R81B、LA46M8等型號液晶電視
涉及問題:間歇性黑屏出現問題的電視大多過了廠家規定的3年保修期,要實行收費維修,由于壞的是主要配件,維修價格較高,多在三四千元左右,如此高額的維修費令消費者難以接受,有些消費者最終選擇,找非廠家售后維修點維修。
手機產品投訴第一名:小米手機

涉及問題:不發貨
在市場營銷學中,有種銷售模式叫“饑渴銷售”,小米就采用了這種銷售模式,有意調低產量,以調控供求關系、制造供不應求的“假象”、維持商品較高售價和利潤率。
只是小米的供不應求有些過頭,讓消費者等得失去耐心,罵聲不斷。
電商投訴第一名:淘寶網
涉及問題:超售、私自取消訂單

淘寶網雙11活動超售,消費者的訂單被商家私自取消。雖然最終淘寶網用積分補償了消費者,但不能最終挽回商家無貨的局面。
網站不發貨是去年消費者投訴的主要問題,有些商家在訂單生成后,故意不發貨。電商京東商城對“不發貨”打了一個通俗的比喻:消費者到柜臺買東西,促銷員說是5元,顧客給錢了,在產品還沒有交給顧客的時候,促銷員發現少說了一個“0”,此時還沒有完成交易,促銷員就可以把錢還給顧客不售賣該產品。
律師認為,商家單方面取消訂單,是違約行為。商家弄錯了價格,由此產生的后果應由商家自行承擔,不應將風險轉嫁給消費者。
這種取消訂單的做法,不排除有些商家故意采取低價吸引消費者,增加網站點擊率。
通信投訴第一名:中國電信
涉及問題:亂扣費、資費不明
亂扣費、資費不明是通信行業的老問題,從去年用戶投訴處理情況看,這個問題是可以解決的。手機用戶發現有不明原因的扣費,可以查詢話費記錄有無錯誤扣費,如有錯誤扣費可聯系運營商退費,運營商拒絕退費的,可向工信部申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