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經濟規模迅速壯大,綜合實力顯著增強,許多工業產品產量位居世界前列,成為名副其實的工業大國。
與此同時,工業產品質量總體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淘汰了一大批落后的生產能力和質量低劣的產品;很多企業堅持開展技術改造和技術進步,一批市場信譽度高、品牌競爭力強的優質產品占領市場。
就重點行業看,原材料產品質量大幅提高,鋼鐵、有色金屬和石化行業主要產品的技術標準和實物質量已與國際水平接軌。
裝備類工業產品質量大幅躍升,許多通用設備、專用設備制造水平達到國際水平,一批重大技術裝備實現自主化,航天、發電、動車組、數控機床等產品質量已位居世界前列。
消費類工業產品質量和檔次大幅度提高,輕工、紡織新產品層出不窮,家用電器等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電子信息等高新技術產品性能明顯改善,通信網絡設備、第三代移動通信、數字音視頻、基礎軟件等產品的主要功能和性能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水平。
工業發展和產品質量提高,對繁榮城鄉經濟、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推動和諧社會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2009年5月工信部部長李毅中《在加強工業產品質量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出口貿易的物質商品結構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發生了兩個明顯的轉變:一是由以初級產品為主向以工業制成品為主的轉變,20世紀80年代的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的出口商品是以食品、土特產品、礦物燃料產品等為主,工業制成品不占主要地位。到80年代后期,特別是90年代以后,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2005年初級產品的出口僅占全部出口產品的7.9%,工業制成品已占到92.1%。二是工業制成品中由粗加工型為主向精加工型為主的轉變。過去我國出口的工業制成品多屬于附加值低的勞動密集型產品。近年來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產品逐漸增多。目前我國出口的幾大類產品中,高科技產品僅次于機電、輕紡排在第三位,而且還有明顯上升的趨勢。(《關于我國出口貿易戰略的幾個問題》,中國論文網 武漢科技大學)
中國210種工業品產量全球第一
社科院2009年發布的藍皮書表明,中國已走到工業化中期和工業現代化初期。近年的數據佐證,中國工業經濟對GDP的貢獻率超過百分之五十。
工業和信息化部最近在回顧六十年發展歷程時說,中國已建成由完整的原材料能源工業、裝備工業、消費品工業、國防科技工業、電子信息產業組成的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和豐富的配套鏈條,工業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已有二百一十余種。(中國新聞網2009年08月22日)
各行業占國際市場份額數據
——玩具:占國際市場70%份額。
——造船:產量占國際市場23%。(東方早報,2008年7月29日)
——水泥裝備:占國際市場30%左右。(中國工業報, 2007-03-08)
——鋁型材:約占全球總產能的二分之一,實際產量約占全球總產量的四分之一。(現代材料動態雜志,2007年2月)
——紡織工業:2007年實現工業增加值8126億元,占全部工業增加值的6.9%,占全國GDP的3.3%。紡織工業約30%的產品銷往國際市場,國際市場占有率連續十余年位居全球首位;2007年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1756億美元,比2000年增長2.3倍,年均增長18.7%,占全國出口總額的14.4%,占國際紡織品服裝貿易額的30%。(《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經濟日報,2009年6月26日)
——珍珠:我國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95%以上,其中出口占一半左右。(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 2009年8月20日)
——蜂蜜產品:年產蜂蜜29.3萬噸、蜂王漿3000噸、蜂花粉5000噸,出口的蜂蜜原料約占國際市場總量的20%,出口的蜂王漿原料占國際市場總量的95%以上,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蜂產品生產和出口國。
——機電產品:我國出口貿易戰略的重點,是我國目前出口的第一大類產品,出口額占全部出口的45%以上。(新浪資訊 2009年5月22日)
目前我國出口的幾大類產品中,高科技產品僅次于機電、輕紡排在第三位,而且還有明顯上升的趨勢。
——移動存儲產品:中國企業唱主角 全球70%產品中國制造(人民網)
——集裝箱:中集集團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集裝箱企業,在全球集裝箱領域占據50%以上的市場份額。(金融投資報 2006年)
——禮品:“中國禮品”已經占全球60%以上的市場份額。(經濟參考報 2008年2月27)。
——自行車、縫紉機、電池、啤酒等100多種產品的產量居世界第一。家電、皮革、家具、羽絨制品、陶瓷、自行車等產品占國際市場份額50%以上。(中國經濟網 2009年8月6日)。其中自行車:國產自行車出口持續增長 占全球市場份額60%以上(和汛網 2005年5月26日)
——家具產品:2008年我國家具生產總值約6000億元,占全球家具生產總值的27.6%;出口占世界家具貿易量的24.2%。
——多媒體芯片: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星光”系列數字多媒體芯片全球累計銷量已突破1億枚,占國際同類產品市場份額的60%以上。
——節能燈:中國占全球節能燈生產八成份額。
——手機:今年全年中國手機生產總量將占全球市場份額50% 。在北京召開的2007中國移動通信終端產業高峰論壇上,發改委高技術產業司司長許勤預計今年全年中國手機生產總量將達到5-6億部,約占全球市場份額的50%。(北方網 2007年10月24日 )。
——K8教練機 K8教練機占同類教練機國際市場的70%(中國航空報 2009年2月4日)
——稀土產業:我國稀土產業已擁有400多個產品,幾千個規格品種,占據國際市場份額87%;(證券日報 2009年8月12日)
——發制品:發制品國際市場占有率50%以上 (和訊網 2008年12月)
——中國高技術制造業:2007年中國高技術制造業規模位居世界第二,國際市場份額達20%,居全球第一。(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08年4月6日)
——里氏硬度計:時代里氏硬度計國際市場份額達50%左右。(新浪 2007年7月19日)
——密胺餐具:到2008年中國境內氨基模塑料生產能力翻兩番,年產值達到40萬噸,已位居世界第一。其中僅密胺餐具出口額突破10億美元,占國際市場份額80%以上。(人民網 2009年1月8日)
——軟件產業:經過30年的發展,我國軟件產業的收入在2007年已經達到5834億元,我國軟件產業在全球軟件產業中的份額也提升至8.7%,位居世界第四位。(中國證券報 2008年9月1日)
——中國玩具:中國玩具占到全球市場份額的70%以上(經濟參考報 2007年11月23日)
——木制家具:2007年,我國木制家具國際占有率為29%。
——小家電:國際占有率為80%,空調器、微波爐、羽絨服國際占有率為70%,自行車國際占有率為65%,日用陶瓷國際占有率為60%。我國已成為全球重要輕工產品制造基地。(國家發改委副司長賀燕麗 2009年7月1日)
——集成電路生產:全球代工業務市場占有率超過9%。(慧聰網 2008年12月7日)
——太陽能電池:2008年全球太陽能電池總產量達6,850MW,中國太陽能電池總產量達1,780MW,占全球總量的26%。而從市場占有率來看,中國太陽能電池廠商(包括臺灣省)的市場占有率逐年提升,06、07、08年中國太陽能電池廠商市場占有率分別為20%、35%和44%,并連續07、08年兩年成為世界第一。(和訊財經 2009年8月27日)
——水泥技術裝備與工程服務國際市場占有率居全球第一。(西部水泥網 2009年4月30日)
——磺胺嘧啶等三個產品的出口量居國內第一,國際市場占有率達60%。(重慶晚報 2009年8月15日)
品牌
|
數目
|
中國名牌
|
1967個(07年12月)
|
中國馳名商標
|
1624個(09年4月)
|
中國出口名牌
|
33個
|
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
902個(09年)
|
中國世界品牌
|
10個(07年底)
|
中國名牌農產品
|
196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