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9日電(記者 劉長忠)由國家質檢總局主辦的“食品檢測實驗室開放日”活動9日在北京拉開序幕。有關專家現場講解了瘦肉精豬肉、三聚氰胺奶、勾兌醋、假酒等食品安全知識,解答了消費者關注的食品安全問題。
北京的9家食品技術機構今天一起對社會開放,100多名企業界代表、檢驗機構代表、教師代表、學生代表、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走進實驗室,參觀食品檢測過程,聽取專家講解食品安全知識。
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孫大偉在活動現場致辭說,食品安全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是質量工作的重中之重。檢驗檢測是保障質量安全的關鍵環節,食品檢測實驗室承擔著為食品安全把關、讓人民群眾放心的重要使命。“食品檢測實驗室開放日”活動,有助于加強食品檢測機構與廣大消費者的溝通和交流,促使食品檢測機構不斷提升水平、改進服務以滿足社會公眾的需求,是質檢部門為民服務、提升社會質量安全總體水平的一項重要舉措。同時,向全社會展示中國的食品檢測技術把關能力,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增進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信心。
各直屬檢驗檢疫局、各地質量技術監督局將于近期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形式多樣的“食品檢測實驗室開放日”活動,宣傳食品安全知識,推動全社會共同關注和參與食品安全工作。
據了解,中國現有從事食品檢驗的機構近6000家,其中國家產品質檢中心54家。《食品安全法》規定,食品檢驗機構按照國家有關認證認可的規定取得資質認定后,方可從事食品檢驗活動。國家質檢總局、國家認監委正在全面推進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定工作,以規范食品檢驗檢測活動,提高食品檢驗機構的技術能力和管理水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