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云霞
傅云霞,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學術技術骨干,2006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現任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機械與制造所副所長,兼任全國納米檢測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納米檢測工作組副組長、中國光學學會光學測試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幾何量長度計量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計量學院、天津大學碩士研究生企業導師。
感 言
科研就像無止境的攀登
光陰荏苒,時光如梭,屈指算來,我進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已有18年。18年來,我從一個初出茅廬的學生,成長為計量系統的科研工作者。一路上走來,每一點成績都有領導和前輩的關心愛護,有師長和同事的幫助協作,就像每一棵幼苗的成材,離不開園丁的辛勤照料,離不開陽光,離不開土壤一樣。
記得那時的我,懷著將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的雄心,和對上海檢測機構的憧憬和好奇來到上海市計量技術研究所,可到長度室一看,簡陋的實驗室和五六十年代的陳舊儀器,同事們天天面對大量單調而枯燥的檢測任務,心中難免有些失望。但在之后的實際工作中發現,雖然這些檢測任務離自己所學的專業相去甚遠,但老一輩長度計量人員所具備的綜合素質卻讓我吃驚,不服輸的特質讓我從那一刻開始樹立從頭學起的決心,當時就想:要在這一領域有所建樹,必須從頭學起,踏踏實實地跟老前輩學技術,勤勤懇懇地向老同事學做人。如今,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已經擁有國內一流的計量裝備水平和科技實力,凝練了以科技創新為本、重視人才培養的機構文化和風尚,良好的科研環境和氛圍進一步激發了我為計量科技發展多做貢獻的雄心壯志。
長度計量是十大計量的基礎,是一門古老而又綜合的學科,隨著光機電算技術的發展,賦予長度計量以新生命,尤其是激光技術的出現和發展使長度計量這棵蒼松更加繁茂和茁壯。從上海市科技攻關項目“高精度帶鋼表面質量檢測系統”研制,到“雙波長激光量塊干涉儀”的開發,從“波紋管加熱膨脹測量儀”完成到“標準硅片厚度檢測裝置”的結題,從“1等標準環規激光干涉測量系統”實現到“納米尺寸測量與定標技術研究”過程,都讓我深深地體會到做一個計量科研工作者的艱辛和自豪:與大學里搞科研不一樣,檢測領域的科研不但重指標而且重驗證,僅僅有指標是不夠的,有手段驗證所達到的指標更重要,這就是科研上的“量值溯源”概念;同時也讓我感悟到“科技要進步,計量須先行”的真實,每一個項目都是緊貼前沿技術,為前沿技術服務,為前沿技術提供支撐。
每每想到美國NIST獲諾貝爾獎的同行們,我的心情就像站在喜馬拉雅山山腳下的登山者一樣,高峰在前方,攀登無止境。
(本報記者 杜 吟 整理)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