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烏海市特種設備檢驗所與相關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領導一起,完成了首臺干熄焦余熱發電鍋爐—內蒙古黃河工貿集團千里山煤焦化有限責任公司干熄焦余熱鍋爐整體驗收工作,系統具備并網發電條件,標志著我市又一重大余熱利用項目的完成。據測算額定工況下每小時可產生3.82Mpa,450℃過熱蒸汽102噸,利用這些蒸汽每小時可發電約2萬度,節能降耗的同時,也為企業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所謂干熄焦是相對于濕熄焦而言的,干熄焦是采用惰性氣體將紅焦在無氧的環境下降溫冷卻的一種熄焦方法。在干熄焦過程中,紅焦從干熄爐的頂部裝入,低溫惰性氣體由循環風機鼓入干熄爐冷卻段紅焦層內,冷卻后的焦炭從干熄爐底部排出;吸收紅焦潛熱后溫度升高的惰性循環氣體從干熄爐環形煙道排出后,進入干熄焦余熱鍋爐進行換熱,鍋爐產生的蒸汽進入汽輪機帶動發電機發電,從干熄焦余熱鍋爐冷卻后的低溫惰性氣體進入循環風機重新鼓入干熄爐。與傳統的濕熄焦等方法相比具有以下優勢:
(1) 節能和經濟效益:據計算采用干法熄焦,每處理1t焦炭,可以回收約為1.35GJ的熱量,每干熄1t焦炭可以產生壓力為3.8MPa,450℃的蒸汽0.54t.如此一來這部分熱量還可以用來發電,降低企業電耗,發電后的蒸汽還可以作為參與到其它生產工序中。(2) 環境效益:干熄焦采用循環氣體在密閉的干焦爐內對紅焦進行冷卻,可以免除濕熄焦過程中酚、氰化合物和硫化合物等有害物質對周圍設備的腐蝕和對大氣的污染。通過對焦粉的收集和處理,最后以高凈化煙氣排入大氣。(3) 提高焦炭質量:干熄焦過程是再循環氣體逆流換熱的過程中緩慢而均勻進行的,它沒有濕法熄焦過程中存在的劇冷作用,干熄焦后焦炭機械強度、耐磨性、反應后強度均有明顯提高,反應性降低。干熄焦過程中,因料層相對運動,增加了焦塊之間的相互摩擦與碰撞,起到了焦炭的整粒作用,提高了焦塊的均勻性。焦炭在預存室保溫相當于在焦爐中的悶爐,進一步提高焦塊的成熟度,使其結構致密化。(4) 擴大煉焦煤源:在保持原焦炭質量不變的條件下,采用干熄焦可以降低強粘結性的焦、肥煤配入量的10%~20%,有利于保護資源和降低焦炭成本。
烏海市煤焦企業產能巨大,節能降耗空間大,該項技術有望在我市更大范圍內應用。市特檢所作為特種設備的檢驗部門,肩負特種設備安裝安全質量監督檢驗的重大使命,秉著確保工程質量、積極服務企業的原則,依據該系統特點結合相關技術規范,圓滿完成了該項目的檢驗,也為后續類似工程積累了寶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