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楊寶山)為確保農藥市場監管活動扎實有效開展,山東省從源頭入手,加強對農藥生產企業的管理,采取對農藥生產企業實行“綠牌、黃牌、紅牌”分類動態管理監管的辦法,取得階段性成效。
“綠牌、黃牌、紅牌”分類動態管理監管,即對遵紀守法、沒有出問題的企業實行“綠牌”管理,對涉嫌違規的掛“黃牌”,對農藥產品質量問題事實清楚、證據充分、問題嚴重的實行“紅牌”管理。
今年,該省在濰坊召開全省農藥生產企業情況通報會,確定存在問題的39家企業納入“黃牌管理”。各市根據農藥市場監管年活動方案的要求,摸清了轄區農藥生產企業現狀,按照山東省藥檢所分類管理的要求,對嚴重違紀的“紅牌”企業進行嚴肅處理,對“黃牌”企業進行重點抽查、監控。
目前,各農藥生產企業在當地農業部門指導下,無論是涉嫌違規企業,還是沒有被通報的企業,都及時開展了自查自糾。同時,各農藥生產企業也加強對農藥法規的學習培訓,建章立制,查擺問題,確保產品質量和標簽合格。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