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讓工程質量出一點問題
北京市南水北調東干渠施工02標段踐行全員質量管理模式
□ 本報記者 朱祝何
“建南水北調,樹世紀豐碑。”凡是有南水北調工程的地方,幾乎都能見到這個標語,位于北五環顧家莊橋附近的一處工地也不例外,即北京市南水北調東干渠施工02標段(以下簡稱02標段)。
該標段在南水北調東干渠項目所有標段中第一個實現區間貫通,并榮獲質量管理先進集體稱號……近日,記者實地走訪,探究榮譽背后的原因,全員質量管理模式是成績取得的關鍵,具體由負責02標段的北京住總集團市政道橋工程總承包部踐行。
“全員質量管理體系,要求施工現場管理人員都有義務管質量、管安全,并不是只有現場質檢員才去管質量,搞施工或材料的就不用管質量,那是不可能的,我們要求的是全員、全過程質量管理,各個環節提供的都是合格產品,最后保證施工產品的質量。”說起工程質量管理亮點,剛三十出頭但已親自主持了4個地鐵及市政工程的02標段項目經理楊富強顯得很興奮,他舉例說,材料員管進場材料的質量,非標的材料不準進;施工是指揮工人干活,指揮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質量好壞;質檢員在事前、事中、事后也是全程參與整個質量管理。“不能讓工程質量出一點問題。”
記者同現場員工聊天獲悉,全員質量管理模式,細化到每個職工的日常待遇都和質量安全掛鉤,有一套嚴格的考核機制。比如某一個人負責的工區出現質量問題,那么這個工區相關的管理人員的獎金、補助都會受影響。
“4天4夜盯守在那里。”楊富強仍然記得幾年前的那次堅守。當時在沈陽干地鐵工程,碰到了砂卵石地層,盾構機掘進對地層影響非常明顯,附近老百姓開玩笑說,底下干什么呢,怎么在地下室能聽到“咚咚咚”聲音,為確保地層不出現沉降等問題,楊富強帶領施工工人隨時監測數據反映的問題,保證掘進時的沉降符合設計要求。
據了解,南水北調隧洞施工一般包括基坑施工、盾構一襯施工、二襯施工、安裝工程等工序,而每一道工序都可能遇到風險源,需要項目本身嚴格的質量管控制度。以02標段為例,按照設計文件,工程共計4個特級和4個一級風險源:特級為下穿北苑橋、地鐵5號線、北苑橋西天橋和西匝道;一級為北苑西橋、仰山橋東匝道、兩次下穿五環路。有風險咋辦?該標段靠的就是嚴格的工程質量管理體系與制度,各個施工環節、施工部位均有具體的質量管控措施。
在02標段項目書記李勇帶領下,記者順著下行臺階下到26米深的施工隧道。
“現在看到的就是二襯的模板臺車。”李勇指著正在施工的隧道告訴記者,目前02標段正在進行鋼筋綁扎工序,在此基礎上支好模具、封堵好兩個端頭后,就可以往里面澆筑自密實混凝土。
“最終工程質量好壞主要是表現在二襯混凝土施工環節,最后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楊富強明顯提高語調稱,管控最嚴格的是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主要是施工工藝特殊,因為本標段施工的隧洞全長3.8公里,隧洞分成幾段施工二襯,混凝土需要分裝到在隧道里來回跑的小罐車里,平時公路上跑的混凝土車裝的混凝土量,一般能夠分裝四五輛小車,每輛小車的混凝土都將分車進行檢驗。“過程中對混凝土的質量要求非常嚴格,包括混凝土的外加劑摻加量。澆注時的關鍵部位,都派專人進行質量管控,監測混凝土的性能損耗等。”
記者在02標段施工現場看到,“吊裝區域嚴禁站人”等標語極為醒目,工具擺放整齊有序,在機器配合下,工人們分工明確,施工忙而不亂。
為驗證該工程項目全員質量管理是否貫徹到位,記者隨機“抓”住正在隧道內架設鋼筋的一位工人,請其說一下正在操作工序的質量要求。“同一連接區段內,環向主筋接頭錯開距離不小于80厘米,定位的鋼筋也要擺正擺齊,做不合格就拆掉。”高澤云師傅的回答干脆中帶著自豪。
施工隧道內,與在模具上爬上爬下的工人相比,有一個工人負責的活看上去很輕松,就是用綁扎絲穿墊塊。但經李勇介紹后才明白,這么一個看著不起眼的工序,也關乎質量安全:首先是混凝土墊塊本身的質量,其自身的標號、質量,必須與后期澆注的混凝土一模一樣,才能保證完成澆注工序后,混凝土融為一體。
經過4趟彎折的近百級臺階,記者從26米的隧道爬上地面時,早已累得氣喘吁吁。而這樣的上下折騰,對于負責現場質量管控的人員,一天卻要數次甚至數十次。
“搞施工的,尤其在一線,家里面基本指望不上,不管是大事、小事。家里面老人、孩子生病,想讓我們帶著去醫院看,也許半天就行,可是我們都顧不上。”楊富強說這話時,語調明顯放緩,內心少了剛才介紹質量管理舉措時的興奮,多了一份愧疚。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