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工作室讓員工成“技能達人”
——山東文登總工會引領職工創新側記
□ 李永鵬
“就是這種看似簡單的一個零件,原來每個進價是209元,一臺機器每個月就要用掉30個,現在我用下腳料自行設計,每件成本僅為17元,每個月只用4件就可以了,一年下來可以節約成本8萬多元……”日前,在山東文登利豐機械廠有限公司職工創新工作室內,公司職工隋向明向筆者介紹了他的技術創新成果。這是該公司職工創新工作室成立以來完成的18項技術攻關和合理化建議中普普通通的一項,這些創新成果共為公司節約費用69萬多元。這只是文登市總工會在全市企業中力推職工創新工作室建設的一個縮影。據悉,2013年以來,文登市總工會在全市廣泛開展了職工職業技能素質提升活動,以創新工作室建設、技能培訓、技術比武、“五小活動”等為主要內容,以“創新”為主要手段著力提升職工職業技能素質。
“五有標準”
在企業生產一線中存在著眾多能工巧匠和善于鉆研、擅長攻關的“小諸葛”,職工創新工作室的建立則有效地將他們組織起來,集合大家的聰明才智來服務企業創新發展。
為了更好地推動職工創新工作室的建設,文登市總工會制定了“有場所、有制度、有團隊、有活動、有規劃”的“五有標準”,并按照這一標準在全市打造了8個示范樣板,極大調動了企業的積極性。如今,在工會組織和企業共同灌溉的這片沃土上,職工創新工作室如雨后春筍般紛紛涌現,為廣大職工提供了一個展示創新才能的絕佳平臺。目前,該市成立了30多個職工創新工作室,整合出600多人的技能工人團隊,僅今年就完成技改項目120多項、技術革新150多項、提出合理化建議300多條,幫助企業增加效益9000多萬元。
“五小活動”
“在生產過程中,原來的銑面、鉆孔、攻絲這3個工序需要3臺機床、3個人來操作,既費時又費力,后來我通過改造把這幾個工序合并到一臺機床上操作,這樣既提高了效率,又節約了成本……”說話的是文登威力工具集團有限公司職工邢樹明,他介紹的這項“小改造”每年能為公司節約成本20多萬元。
在企業生產和發展過程中,一線職工是最熟悉本職崗位、最了解市場需求、最富有生機活力的隊伍,文登市總工會巧妙利用這一點,通過積極開展“五小”活動,充分激發廣大職工的創新激情和創造活力,將他們總結探索出來的“小改革、小發明、小創造、小設計、小建議”運用到生產實踐中,助推企業發展。為進一步點燃職工們的創新熱情,文登市總工會還通過舉辦職工創新成果評選活動,對優秀的創新成果進行表彰獎勵。如今,“五小”活動在文登已經蔚然成風、成效凸顯,小改小革帶來了大效益。據統計,今年以來,全市職工共提出合理化建議1萬多條、技術革新322項、發明創造174項,創效3.1億元。
5萬職工參加技能培訓
“在全市職工職業技能素質提升活動中,我們重點聚焦一線職工的崗位成才、崗位創新,始終堅持把培養人、鍛煉人作為重要任務,通過技能培訓、崗位練兵、技術比武等,進一步增強廣大職工的技能素質和創新能力。”文登市總工會主席李方成介紹說。去年,文登市總工會按照“全員發動、全員培訓、全員提升”的總體要求,共對5萬多名職工進行了技能培訓。在組織開展“大課堂”培訓的基礎上,各級工會還充分發揮首席技師、創新能手、金牌職工的作用,以傳授和學習技術絕活為重點,開展了“百名技師帶高徒”和“師徒結對”活動,通過師傅傳幫帶,“一對一、手把手”的培訓方式,快速有效地提升職工技能水平。
目前,文登市規模以上企業都開展了“師徒結對”活動,共結成630對,其他小微型企業也根據各自實際情況,創新性地開展了“師徒結對”活動,有力推動了全市職工職業技能水平的提升。
在大力組織技能培訓的基礎上,文登市還廣泛開展技能大賽、技術比武活動,形成了以市級大賽為主導,行業(系統)為支撐,基層單位為基礎的3級職工技能大賽格局。通過“培訓、練兵、比武、晉級、表彰”五位一體的激勵機制,激發了廣大職工學技術、鉆業務、搞創新的熱情。2013年以來,文登各級工會組織開展技能比賽600多場次,參與職工4萬多人次,1300多名職工通過技術培訓、技能比賽活動提升了技能等級,極大提高了他們的創新能力和水平。《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