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公里長軌無縫連
蘇州高新區有軌電車1號線全線軌通
□ 伍 振 曹戰鋒 曹國英 張 驥
日前,中鐵建十八局集團等單位參建的全國首條100%低地板鋼龍鋼軌有軌電車——江蘇蘇州高新區有軌電車1號線正式全線軌通。在高鐵才采用的先進閃光焊技術,讓全長18公里的鋼軌連接成為一整條不間斷的長軌,實現了蘇州高新區美麗真山真水“一線牽”。
據中鐵建十八局集團二公司蘇州高新區有軌電車1號線項目經理寧新風介紹,蘇州高新區有軌電車1號線項目線路全長約18公里,連接11個站點,預計2014年底前通車試運營。該集團二公司承建土建2標,全長4.6公里,包括路基、橋梁及過渡段、車站、人行天橋、給排水、供電及通信信號管線、接觸網底座、交叉口渠化改造、市政管線遷改、施工便道等工程。本標段工程施工項目繁多,地下管線眾多,地處城市干道——太湖大道,文明施工和環保達標是重難點。項目部通過管理制度標準化、人員配備標準化、現場管理標準化、過程控制標準化,使工程穩步推進。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二公司項目部積極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不僅能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保證工程質量,還加快了施工進度。太湖大道跨線橋含一聯鋼混疊合梁斜跨高新區太湖大道,跨徑組合為(30+34+34+30)米,疊合鋼梁高度1700毫米,全梁重量約560噸,堪稱“巨無霸”。鋼箱梁內部構造復雜,制作精度高;焊縫密集,焊接質量高,體積龐大,拼裝精度高。項目部一班人通過精心施工,使鋼箱梁高精度合龍。
據悉,1號線軌道工程為全程無縫線路,中間沒有軌縫。寧新風說:“傳統軌道都是有縫線路,有接頭,車過去的時候有響聲,會影響周邊居民生活。建設單位首次將無縫閃光焊接技術應用于槽形軌道,將延長軌道壽命,大大提高列車的平穩性、乘客的舒適度,為蘇州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為建設美麗蘇州,項目部建立了安全文明施工生產領導小組,制定了安全文明施工生產責任制,完善了安全管理體系和保證措施,堅持做到新進場工人進行崗前“三級”安全教育培訓,從而不斷提高從業人員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素質,使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處于受控狀態。
為了嚴格按照蘇州有軌電車指揮部“一模兩化”和定置化管理要求,進場的特種設備一律經蘇州市檢測單位檢測,取得合格證后方可使用,同時對已使用的機械制作各項安全操作規程及標識標牌,并掛設醒目位置。
在施工過程中,項目部專門成立10多人的文明施工小分隊,實行統一分工。小分隊每天專門負責現場的打掃、垃圾處理,以及便道、圍擋和圍擋內外的清洗。對原材料如鋼筋、竹膠板、碗扣件、木材全部進行下墊、上蓋,成品、半成品、機具設備等堆放整齊并有標識。如循環池、防護、配電箱、電纜電線、基坑箱梁臨邊防護等,都嚴格按照“一模兩化”和定置化管理標準執行,堅持做到電纜電線統一順圍擋邊緣掛整齊,配電箱做到一機一箱一閘一漏電和“三級配電,兩級保護”配置。不久前,該項目部榮獲江蘇省2013年首批建筑施工省級文明工地稱號。《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