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事:網曝“永州數百教師吃空餉”屬實 部分“餉銀”正被追回
近日,一條題為“永州數個縣區上百名教師吃財政空餉”的網帖現身網絡,稱湖南永州多地存在教師在編不在職,拿著財政薪水,卻從事第二職業,學校領導隱瞞不報、截留工資中飽私囊等等。
網帖經幾大網站論壇轉載后,迅速成為熱帖。不少網友質疑:網帖反映情況是否屬實?為什么當地政府、教育部門默許這種違規行為和不公現象?背后存在怎樣的利益鏈條?“中國網事”記者帶著這些質疑趕赴永州市進行了調查核實。
“吃空餉”網帖引爆網絡
網友“天高皇帝遠-寧遠”1月17日在網上發帖稱:“寧遠全縣吃空餉的教職工達百人之多”,稱近年來湖南省永州市多個地區出現了教師在編不在職,拿著財政薪水,卻在從事第二職業;校長放任教師“吃空餉”,隱瞞不報,截留教師工資作學校收入,或中飽私囊;教育局默許學校行為,或參與聯合吃財政空餉。此帖迅速引發網民關注,點擊率持續攀升。
2月14日,又一網帖“湖南永州上百教師吃空餉”現身網絡,引起更多網友關注。
網易廣東網友稱,“空餉門”是社會不公的體現,有那么多教師教書卻沒編制,永州還這么多老師拿著工資占著編制去“走穴”賺錢,政府應該嚴查這些“吃空餉”“縱容吃空餉”的人,不能讓納稅人的錢白養不干活的人。
也有網友稱,“空餉門”普遍存在,“教師吃空餉是沒辦法,因為待遇太低”。
永州回應:“吃空餉”屬實
永州市教育局主任督學周金國向“中國網事”記者介紹,2010年4月左右,永州市人大和市教育局一起調研時發現,部分中小學有一些借“勤工儉學”“停薪留職”之名離崗外出務工但照拿工資的人,也就是網友說的“吃空餉”的人。
永州市零陵區紀委向“中國網事”記者介紹,2010年10月零陵區清理吃財政空餉人員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檢查組,查出87人存在吃財政空餉行為。零陵區財政局提供的數據顯示,除尚未核對的30萬元左右的款項,零陵區吃空餉的金額在100萬元左右。
寧遠縣教育局局長劉國勝說,寧遠存在教師吃空餉的情況,但絕不像網絡上說的那么嚴重。寧遠于2008年12月查出92名離崗教職工,于2010年9月查出離崗人員29人。按照規定,其中一部分人離崗一個月不歸就被停發工資,所以也不是所有人都吃了空餉。至于涉及金額,他說還沒統計出來。
東安縣教育局副局長于德滿說,東安確實有吃空餉的人。2010年11月東安查到了152個人長期離崗,涉及的金額未統計出來。
周金國承認,吃空餉的事情肯定是違規的,教師、學校、教育部門都有責任。
被吃的部分“空餉”正逐步追回
被吃的“空餉”去向是網友熱議的一個焦點。上百萬元的“空餉”流向何處?進了誰的腰包?永州當地教育部門向“中國網事”記者透露,主要有三種去向:
一、進入學校財務。零陵區紀委副書記楊蘇國介紹,在去年專項調查中,除個別老師沒有及時將工資上交給學校,其余教師都將錢入了學校的賬,用于學校辦學辦公開支,“這都是有賬可查的”。
菱角塘鎮中學有教師透露,一些離校教師每年要向校財務繳納6000到8000元不等的費用,工資相當于“變相”進入學校賬上。
二、存進教師工資卡。劉國勝介紹,工資發放都是由財政直接打到教師工資卡上,永州寧遠縣這部分錢都在教師那里,學校和教育部門沒有拿過這些錢。
三、教育局保管。于德滿介紹,東安縣這部分資金集中在縣教育局,但教育局并未動用,之前也與縣財政部門進行過銜接,準備走合法化程序,將這筆款項轉為教育資金用途。
采訪中,一些不愿透露姓名的教師向“中國網事”記者透露,學校財務很少完全公開透明,“都是到了年底給一個花費的總數目”。那些拿著工資在外打工掙錢的教師與學校領導或者學校之間“多多少少有些貓膩”。
據永州相關部門介紹,零陵區清理吃財政空餉人員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在去年的專項調查中,追回被吃掉的“空餉”約56萬元。東安縣外出教師的經費已經全額上繳到縣教育局,將由縣教育局統一全額上繳到縣財政。
寧遠縣被吃掉的“空餉”以及追回的款數到目前仍未統計和公布。
永州有關部門還表示,對于此次吃“空餉”事件中的責任人,存在瞞報、漏報、謊報者,一經查實,將給予相應的黨紀政紀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