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中華職業學校招生時稱不收學費 入學后要收兩千押金
一位學生家長拿著協議書說,他最近才看到這份協議。
近日,5個女孩聯名致電本報熱線。她們說,她們就讀的廈門中華職業學校言而無信,本來說好不收一分錢學雜費,在校培訓兩個月后進入學校附近的TDK電子公司上班。可兩個月后,她們沒有進入TDK,而是被安排進了位于杏林的東金電子廠,并且每人每月從工資中被扣除300元上交給學校。
5個學生都是去年10月份進入廈門中華職業學校的。19歲的鄭清(化名)是她們當中年齡最大的。據了解,小鄭初中畢業后,在外面打了兩年工。她說,“去中華職業學校讀書,主要是因為學費全免。”學校宣傳冊上寫著“溫暖工程,讓農村的孩子也能上學”字樣,而且也沒有提到要交2000元押金的事。
小鄭說,其他4名同學都是剛剛初中畢業,在其學校老師的推薦下進入該職校。她們都表示,學費全免是吸引她們去就讀的最大理由。
可是,兩個月在校培訓后,一切都變了。學校本來承諾,培訓完后進入學校附近的TDK電子公司,可她們卻被安排進了規模比TDK小很多、而且遠在杏林的東金電子廠。對此學校給出的解釋是,人太少,TDK不收。
進入東金電子廠前,學校與小鄭她們簽訂了一份協議。協議上說,“乙方就學的各項費用都由甲方墊付,乙方在助學期間企業所發放的薪酬,部分作為甲方的教育經費,平均每月300元。”
不是免費嗎?怎么還要交教育經費?5個學生哭成一團,哭完后,依然在協議上簽了字。記者發現,協議要求學生的監護人簽字,但家長簽字欄是空白的。一位學生的家長告訴記者,他最近才看到這份協議。
“太累了,工作量很大,而且與公司的正式員工待遇不一樣。”在東金電子廠工作了5個月后,5個學生在今年“五一”期間集體辭職。她們希望校方退還2000元押金和每月300元的“教育經費”,可一個半月過去了,一分錢也沒有要回。
據了解,廈門中華職業學校位于集美天安路,總校在福州,是一所民辦職校。記者隨后來到該職校校長辦公室。校長李清泉見到記者后不停地打電話,一個接一個,始終沒有接受采訪,并叫來5個學生當時的班主任林榮坤。
林榮坤承認,校方確實收了學生2000元押金和每個月300元教育經費。但當記者問起校方之前承諾的學費全免,之后為什么要收“教育經費”,為何遲遲不退錢給學生等問題時,林榮坤聲稱并不知情。
本報將繼續關注此事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