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主在保險公司門前靜坐。
罕見暴雪壓塌大棚
2007年3月4日,一場罕見暴雪襲擊東北大地,漫天飛滾的雪花瘋狂侵襲而來,地面上厚厚的積雪讓那些生活在當地幾十年的老人都感到有些可怕。這場暴雪致使當地交通全部癱瘓,汽車在公路上無法正常行駛,高速公路全部封閉。
事情過去了兩個多月,在缸窯鎮農貿市場值夜班的李師傅說起當時的情況,仍然心有余悸:“當時的情景太可怕了,那天晚上8點多鐘,我正在市場大門口的值班室躺著看電視,突聽市場里傳來稀里嘩啦轟隆的聲音,我以為地震呢。急忙開門,這一看頓時讓我驚呆了,大棚的頂蓋塌了下來,雪也灌進了大棚里面。”
吉林市龍潭區缸窯鎮農貿市場服務有限公司經理依長志接到電話趕到現場,看到整個市場大部分被壓塌,這個剛強的漢子流淚了。同來的妻子在旁邊提醒他:“你哭什么啊?咱們不是給市場上保險了嗎?可以找保險公司啊?”
據缸窯鎮黨委書記耿恒久介紹,缸窯鎮是一個有300年歷史的古鎮,目前有5萬余人生活在這個鎮子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需求量的增大,原有的一個農貿市場已經不能滿足攤販所需,重新規劃建設一個大型環保的農貿市場勢在必行。2006年6月,依長志通過缸窯鎮政府招投標,獲得投資興建農貿市場的資格。2006年10月,一座占地228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200余商戶從事經營活動的大棚矗立在缸窯鎮中心地帶。“可是好景不長,現在市場被大雪毀了,大地保險公司又拖著不理賠,市場一時難以恢復正常運轉。現在缸窯鎮賣東西的沒有地方,買東西的找不到地方。目前僅有幾個小販在馬路邊擺攤,而且價格又高得驚人,豬肉竟然賣到15元錢一斤。”耿恒久說道。
小販夏淑芳對記者說,她經營菜籽生意,如果市場還這么冷清著沒有人,那么過了種植期,她的生意就沒有辦法做了。
從事豆制品生意的成義更是氣憤,他以前每天起碼可以贏利100多元左右,現在市場癱瘓,保險公司卻不賠償損失,大地保險公司太不講誠信了。
馬拉松式的索賠
據依長志介紹, 2006年10月14日,他到中國大地保險公司吉林市中心支公司辦理汽車保險業務時,見到了該公司副經理崔玉山,崔玉山建議他為市場也買個保險。依長志詢問怎么辦理時,崔玉山告訴他把營業執照和企業代碼以及身份證復印件交給他就可以了。當時依長志身上正好帶著這些東西,于是他當即把所有手續交給崔玉山。第二天,崔玉山來到缸窯鎮農貿市場,根據有關規定,每平方米800元保價,2280平方米總共保值1824000元,每年交納保險費用3648元。10月17日,依長志根據崔玉山的安排在保險公司辦理了相關手續。
事故發生后,3月5日早晨,依長志立即向保險公司報案,保險公司接電話的人員表示:雪太大,無法行車不能趕到現場,讓他等到可以行車時再去。隨后依長志又多次電話催促,對方總是以無法行車為由不到現場。
6日下午1時許,保險公司派來查勘現場的3個人出現在缸窯鎮農貿市場現場。隨即,長春大地保險公司工程師及吉林市4家做網架工程的單位先后多次來到缸窯鎮農貿市場進行現場勘察,并很快做出設計預算,大約在110萬左右。保險公司見整體維修費用竟然高達百萬元,又讓幾家準備競標的公司做壓塌部分的維修設計預算,預算結果都在50萬元左右。
3月15日下午,保險公司正式通知依長志到該公司協商有關賠償問題。此次談話的主要內容是:給依長志錢,讓依長志自己修復。依長志表示:“我不要錢,我的目的就是把大棚修復好,將來讓它安全實用。保險公司拒絕了依長志的建議,并讓他第二天下午再來協商。
3月16日下午,保險公司拿出一份預算方案,預算價為40萬,依長志看完后,認為該方案不真實,是當天做出來的。對方辯解說: “這個是以前做的。”依長志指著方案下面的時間說:“你看這份設計時間是3月16日,怎么還說是以前做的呢?再說了,你們只想修壓塌部分,大棚蓋是整體,將來的安全問題如果你們能負責的話,我同意這樣修。”
保險公司副經理張兵說:“我們只能給你錢,不負責任。我們上級就讓部分維修。”
該公司幾位經理隨后先后表示,他們請示了上級,按照整體大棚蓋進行研究,但是這個大棚蓋修復后會比原來的好,因此依長志也得承擔一部分資金。
依長志同意了對方的要求,經過和“恒茂源”和“天予”兩家施工單位研究后,依長志表示了盡快解決問題的誠意:“我承擔地基圈梁等土建部分的所用資金,施工單位也要把利潤降到最低點,你們也少掙點,然后剩余部分由保險公司承擔。看他們哪家設計合理就讓他們哪家設計施工。”
依長志向記者透露說:保險公司之所以這樣刁難自己,是因為曾有幾個經理級的人向他暗示要回扣,他沒有答應。
簽訂協議又遭毀約
依長志多次與保險公司協商未果,那些商戶們也在天天追問依長志索賠情況,他無奈之下就把同保險公司協商的經過同商戶們講了,商戶們非常氣憤。4月2日,缸窯鎮農貿市場的129個商戶自發地來到大地保險公司吉林市支公司討要說法。
迫于商戶壓力,當天下午,保險公司胡經理又找到依長志,希望他能把這些商戶勸回去。4月3日下午,胡總經理給依長志打電話說,他們經過和上級公司進行研究,決定給依30萬讓他自己修復,依說:“我不要錢,你們派施工單位修復,花多少錢我不管,將來你們承擔責任就行。”
4月20日,吉林市中心支公司郭經理來到依長志家,向他下達了保險公司拒賠通知書,理由是市場大棚沒有質量驗收報告。
依長志有些糊涂了,當時崔玉山拉他入保時,他問崔都要什么手續,崔并沒有說要市場大棚質量驗收報告,現在怎么卻以這個為由來拒絕賠償?
4月24日,100多家商戶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又自發地到保險公司討要說法,無奈遭遇保險公司胡經理帶領的一幫人謾罵毆打。55歲的商戶遲淑芹前胸被打了幾拳,孫紅蓮的頭發被拽掉幾綹,王紅華左腳被踢傷,61歲的祁向蘭被推倒暈了過去,幸好及時被“120”急救車送到醫院.
4月28日,吉林省內幾家新聞媒體對此事進行了報道。當日下午,吉林支公司胡總和張兵副總找來缸窯鎮的耿書記和省人大代表邱兆春及依長志等人,會同從長春趕來的大地保險公司吉林省分公司的蔡經理等協商大棚的賠償問題。
經過當事雙方協商,達成如下協議:“一、雙方暫時擱置爭議,繼續協商,若協商不成,通過法律途徑解決;二、經乙方(即依長志方)要求甲方(保險公司)暫借給乙方人民幣80萬元用于乙方恢復生產;三、甲方補償老百姓經濟損失20萬元;四、雙方的法律關系界定和各自應承擔的責任通過法院生效的法律文書確定,雙方按生效法律文書的界定,各自承擔相應責任。五、本協議由吉林市龍潭區缸窯鎮政府予以見證……”
5月10日上午8時多,依長志和兩個商戶依約來到保險公司,準備辦理對方兌現協議書的承諾,不料胡總和蔡總說:“4月28日簽的協議不能兌現了,不算數了,我們已經起訴了,等法院判決吧。”依長志感到自己再次受騙了。
當地媒體獲悉大地保險公司毀約的消息后,有記者就此事采訪胡經理,遭到胡經理的拒絕。
記者5月22日在大地保險公司吉林市中心支公司采訪時看到,百余名商戶蹲坐在保險公司門前。為了早日促使保險公司承諾保險合同,他們已經在這里蹲守了半個月,晚間為了省點車費,就每人花4元錢住在附近一家浴池。為了節省開支,他們白天只吃兩頓飯。
當時負責給農貿市場大棚辦理保險業務的崔玉山這樣告訴記者:“我當時給依長志辦理大棚保險時,只要了他的身份證、營業執照、企業代碼,至于其他的什么都不知道。”
在記者出示證件后,大地保險公司吉林市中心支公司胡經理接受了采訪。記者詢問:“農貿市場既然是違章建筑為什么還要給他們保險?”胡經理說:“只要農貿市場有營業執照我們就給保險,是不是違章建筑我們沒有資格去查看。”記者又問既然和對方簽訂了協議書為什么又毀約?胡經理解釋說:“當時簽了這個協議后,我們又咨詢了法院的人,他們說這是違法的,我們如果把這筆錢拿出來屬于挪用公款,所以才毀約。”
當記者詢問胡經理作為保險公司業務人員從事保險營銷活動,是否應該有保險人員從業資格證,他說:“只要有公司的工作證就可以從事保險業務活動。”當記者還要繼續采訪相關問題時,胡經理說: “這個事情已經進入司法程序,我們不能接受采訪了。”
律師組團為商戶維權
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2007年5月9日,大地保險公司吉林市中心支公司向吉林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民事訴訟,請求法院解除與被告簽訂的《財產保險綜合險保險合同》。其理由為被告投保的房屋是未經報建、未經監理、未經驗收的違章建筑和危險建筑,依據《保險保險法》的第二章第三條第三款的約定,此類房屋不應做為投保標的物,而該條款在雙方訂立保險合同時,原告已向被告述明,被告也已明確表示對該內容已充分了解和知曉,但作為被告的投保人在投保時卻故意隱瞞了投保房屋屬違章建筑和危險建筑的重大事實,未履行法定的如實告知義務。
對于保險公司的訴訟,依長志說,如果這個市場不出現問題,今年的保期到了,明年他們肯定還會來收保費,肯定不會有人說這個是違章危險建筑。這個市場是鎮政府招標規劃的產物,他們為了達到不賠償的目的竟然說是違章建筑,實在可笑。
吉林保民律師事務所律師修保在了解情況后表示,他決定無償為商戶代理這起官司,并組織了其他10余名律師共同協商,決定共同為這些受災的商戶們維權。
修保律師認為,雙方所簽的財產保險合同,無論從主體上,還是內容上,都不違反法律規定,是合法有效的合同。老百姓投保就是為了防止發生意外,既然這場災害是天災,就應該進行賠償,保險公司所作所為是不講誠信的行為。他表示準備提出反訴,向法院申請先予執行,把商戶們的損失降到最低。
目前,這個律師團已經開始積極收集證據。此事如何進展,本刊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