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4:30,讀者張先生致電83830000:我接到來自合眾人壽保險河北分公司的電話,說我中獎了,但我從不買保險,很奇怪為什么會中獎,不知道是真是假。
眾多市民聚在領獎現場
本報實習記者趙雪飛核實報道:近日不少讀者接到合眾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的電話稱,自己“被抽中”30萬元人身意外險獎。記者調查得知獎品確有,但保險公司的真正目的是借機招攬客戶、宣傳品牌。
中國保監會河北監管局稱,以“中獎”名義誤導消費者,違反《保險法》中的誠實守信原則,將對此事進行調查。
記者調查3月近2000人來領“30萬大獎”
13日11時,記者接到自稱是合眾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的電話,稱自己的手機號被該公司抽中,將得到30萬元人身意外險獎。記者的3位家人也先后接到此類電話,但家人未辦理合眾人壽的任何業務。
經確認領獎不需繳納任何費用,14日14時30分,記者來到該公司位于石市東方大廈的營銷部。被要求留下姓名和聯系方式后(隨同人員需說明何種關系),記者領到一份《中國保險報》和一張抽獎券。隨后,保險公司工作人員遞上一張《中獎人員資料填寫單》,要求領獎人填寫三位親朋好友的名字與聯系方式。
記者填單時,該公司營銷部業務總監高亞紅介紹,此類抽獎活動是合眾人壽保險在全國同時展開的一項活動,為慶賀該公司五周年,河北分公司于3個月前啟動該活動,由業務人員隨機抽取手機客戶電話號碼,通知對方前來領取“大獎”。
3個月來,每周舉行兩次“中獎人”現場領獎活動,每場人數約80名。記者粗略計算,前來“領獎者”已近2000人次,接到“中獎通知”電話,沒來“領獎”的市民有多少?無法估計。
送獎是幌子 推銷保險是真正目的
15時,一工作人員介紹公司領導人經歷以及新推出的“合眾喜洋洋賬戶”的保險儲蓄業務。
隨后,一工作人員介紹了保險理財的好處,還舉了幾個無從考證的名人存保險儲蓄的例子。在場市民有的聽得很認真,有人不以為然。來石務工的范女士得知“被參加”了答謝會,不耐煩地說,這怎么光介紹保險產品呢?還講起來沒完了!
記者了解到,“領獎”市民均是接到“中獎”通知來到現場。有退休工人、外地務工人員及無固定職業的市民,都抱著“探個虛實”的想法來到現場。
“如果真能免費得到30萬元人身意外險,這是好事呀!”張先生說,來到現場才知道,免費的意外險只保一個月,推銷保險產品才是他們真正目的。
合眾人壽 基層業務員素質不齊及管理不力導致
合眾人壽保險河北分公司行政部任曉倩介紹,公司隨機抽取移動電話客戶送保險的活動自5月15日啟動,記者接到的“領獎電話”是石家莊營業部組織、開展的“電話營銷”。“中獎活動”實際是該公司周年慶回饋客戶的翱翔卡業務,即免費贈送有效期為一個月的30萬元人身意外險。
對于“中獎通知”的電話內容,任曉倩表示,這是公司嚴令禁止業務員在電話營銷中使用的詞語。規范的電話營銷用語應該為:歡迎您參加合眾人壽五周年客戶答謝活動,您將免費得到一張翱翔卡,此卡是有效期一個月的30萬元人身意外險……
“因公司基層業務員的素質參差不齊,造成管理執行不到位。”任曉倩告訴記者,已經對“電話營銷”中不執行規范用語的營業員進行了指導、教育。
個別業務員沒執行規范用語,為何多人都接到“中獎”電話呢?任曉倩表示,公司也負有管理責任,保險行業普遍存在員工隊伍龐大、等級分工細、管理困難等問題。
河北省保監局 將對此事進行調查
15日,中國保監會河北監管局辦公室劉亞妹介紹,“合眾喜洋洋年金保險”產品是經過相關部門審批的,該產品沒有問題,但是該公司以中獎名義誤導消費者,實際目的為推銷保險產品并進行品牌宣傳,該營銷手段不尊重消費者,違反了《保險法》誠實守信原則,河北保監局將對此事進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