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鎮上撲鼻的酒香、滿鎮的酒廠和酒品經銷店,都使人們感覺在這個偏遠的地方仿佛置身于酒的世界——“中國第一酒鎮”之名由來不虛。然而,該鎮400多家大小酒廠(作坊)中300余家不具備合法證照;大量酒廠(作坊)和個人瘋狂造假,真假茅臺令人難辨。一制假茅臺10多年的居民向記者直言,全國市場上銷售的假冒茅臺酒大部分出自茅臺鎮或茅臺人!被假酒如此“依附”的真茅臺,該如何解困呢?
現象
沾光茅臺酒茅臺人快富
不過2萬人口的茅臺鎮,幾乎每個人都跟酒脫不了干系。
“如果不是這里出了個茅臺酒,很多人不知道更不會到我們這里來。”當地一名政府官員談起茅臺酒與鎮人的關聯不無感慨。從茅臺酒問世的那一天起,茅臺鎮人的蛻變也開始了。當地老人說,“我們是沾了茅臺酒的光而富有的。”
茅臺酒廠發展壯大的進程,也成就了茅臺鎮和茅臺鎮人的發展。“鎮即是廠、廠即是鎮”,酒廠根深蒂固的茅臺鎮“情結”使這個企業有著獨特的地理人文風貌。茅臺酒廠吸納了大量當地村(居)民就業,還帶動了諸如餐飲、農副產品等相關產業,“如今的茅臺鎮比遵義市的消費水平還要高。”一位當地官員如是評價。
更為重要的是,一批大大小小的酒廠、釀酒作坊、銷酒商販也跟風而來。茅臺鎮企業管理站的胡站長介紹,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當地人便陸續自辦酒廠(作坊)。在隨后的短短幾年,酒廠(作坊)如雨后春筍般建立。
記者調查時看到,從茅臺酒廠大門出發,沿途的散酒專賣店、酒廠(作坊)一個挨著一個,有的是一棟樓房,有的就一間門面,有的甚至就搭了一個窩棚,很多酒廠(作坊)的招牌上都少不了“茅”字,如“茅合酒廠”、“茅宴酒廠”、“茅渡酒業”,有的品牌則直接模仿茅臺酒包裝,外觀十分相似,乍一看還以為是茅臺酒呢。而幾乎在鎮上的每一個角落,記者都能看到擺放酒壇子賣酒的鋪子、堆放著大量酒糟的釀酒車間。
暗訪
“沾親帶故”假茅臺成真
在參觀游覽茅臺鎮的酒廠(作坊)期間,摩的司機老張偷偷告訴記者,由于茅臺酒的價格高、利潤空間大,加上供不應求,當地很多酒廠和個人大肆加工生產假茅臺酒,銷往全國各地。記者表示懷疑,老張于是隨便找了一家制假的小酒廠,讓記者扮成酒商去了解。在老張的指引下,記者來到一家沒有名字的酒廠,進門就是釀酒車間,老板迎上來:“想批發什么酒呢?”“你們都有些什么酒呢?”“什么酒都有。”在交流中,老板還悄聲對記者說:“還可以給你提供茅臺酒,不論從包裝和質量都不比真茅臺差,價格又便宜。”
“除了酒水是假的外,其他的都是真的,連防偽標識都可以是真的。”離開這家酒廠后,記者輾轉聯系上一專門做假茅臺生意的“老手”。幾瓶啤酒下肚后,他向記者透露的消息簡直觸目驚心———通過對真茅臺酒的勾兌,加上從酒廠拿到的包裝和正規票據,使這些假酒無論味道、包裝等各方面都跟真茅臺毫無差別。而這些造假者都能達到批量生產,日產量上百件,加上專門的銷售渠道,這些假茅臺酒在全國供求旺盛。“尤其是下半年和春節前后,每天就要發貨幾十上百件。許多酒樓、賓館甚至超市都在出售假冒茅臺酒。”
“老手”還告訴記者,他們(造假酒的)一般采購來真茅臺酒(托關系和從偷酒者處買),再請茅臺酒廠的酒師或退休老工人進行勾兌。而假酒的外包裝部門也有專門的生產線,正規發票、防偽標志等則通過酒廠內部關系人員“搞到手”。“可以這樣說嘛,除了酒水是假的外,其他的都是真的。”
不過,這位“老手”也稱近年來假酒生意風險大了。“廠里打假的力度大了,做我們這行的風險越來越大,我的一個朋友去年就遭了,當時他在運輸一批200多件假酒途中被抓的,他也是做了10多年了,至少賺了幾百萬吧。”
反思
別讓假酒毀了真茅臺
茅臺鎮白酒業的無序發展、造假成風,記者從茅臺酒廠和當地政府那里也得到了證實。
“雖然這些酒廠(作坊)的大量出現,繁榮了當地經濟,但由于整個白酒業發展無序,變得‘畸形’,暴露出大量問題。”茅臺鎮企業管理站胡站長稱,鎮上眾多酒廠一直都是自生自滅,缺乏監管,很多酒廠(作坊)生產技術落后,“300多家都是在無證生產或者手續不全,這些酒廠的產品質量令人擔憂。”
“假酒的隱蔽性和專業化使打擊工作十分困難,收效并不大。”一位茅臺鎮企業管理站的負責人坦言,盡管政府和酒廠都很重視,但打假工作并不理想。茅臺酒廠宣傳部李部長則稱,假冒酒的問題的確令人尷尬,酒廠還專門成立了打假部門,政府也配合酒廠長期開展打假工作。
有道是“水能載舟,也能覆舟。”一名茅臺酒廠的退休干部不無擔憂地說:“如果讓很多假冒茅臺酒在市場上大行其道,這是茅臺酒的危機之一呀!”一名外地白酒經銷商也直言,“如果市場長期有假茅臺、次茅臺,誰還敢要茅臺呢。”
據悉,茅臺鎮政府正在醞釀如何規范當地白酒業,并將對全鎮的白酒企業進行清理整頓。是否這樣的行動真能達到去“假”留“真”的目的,讓茅臺酒“醇香致真”,我們尚不得而知。
相關新聞
茅臺企業內姻親族譜關系復雜
“內部人控制”的現象在茅臺并非偶然——擁有56年歷史的茅臺,內部管理人員交雜繁復,其中不乏親屬、朋友關系。而喬洪家族,僅是其中一例。
茅臺酒廠廠區早已與茅臺鎮融為一體。在面積僅8平方公里左右的茅臺鎮,茅臺酒廠的車間、酒庫等就占據了3400多畝。鎮上居民可以隨意進出茅臺酒廠,廠區主干道旁,處處可見鎮民開的各式小吃店以及背著背簍叫賣水果的果農。這都勾勒出一幅鎮即是廠、廠即是鎮的畫面。
據一位在茅臺酒廠工作了20多年的中層干部介紹,茅臺鎮大部分家庭都有成員在茅臺任職,一個家庭里多個成員在茅臺工作的現象也并不少見。而企業對此并沒有嚴格的規定,只是要求有親屬關系的職工不得在一個車間或者一個部門工作。
而在茅臺家屬區附近,當記者向一些退休老職工詢問有關喬洪和茅臺事宜時,他們都三緘其口,并表示他們都有子女在茅臺工作,“廠里已經打了招呼不能說了”。在職工的眼里,茅臺部分領導的許多親戚在茅臺工作也為大家所熟知,因為“他是茅臺土生土長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