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們在赤手選開心果
年關將至,那些包裝精美的高檔堅果禮盒開始成了市民儲備送禮的對象。從11月30日到12月15日,記者在洽洽食品有限公司內打工時,也在高檔堅果車間工作了8天的時間,親眼看到了開心果等的加工過程,還親自參與了洽洽公司高檔堅果禮盒的包裝制作。
幾天中 ,高檔堅果車間衛生要求的嚴謹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記者同時也發現了洽洽在管理和生產方面的一些硬傷,比如在生產和包裝車間內的一線工人都沒有佩戴口罩 ,有些像瓜子、扁桃仁這樣直接食用的食品工人都是直接用手抓 ,而更讓記者覺得驚訝的是 ,洽洽公司高檔堅果禮盒中有不少都不是洽洽本廠生產,而是由杭州的一家食品公司供貨。
問題一 工作不戴口罩,員工打著噴嚏上班
12月1日,記者正式以生產一線工人的身份進入到洽洽食品有限公司的高檔堅果車間工作,在辦公室登記下姓名信息以后,記者跟隨同一批應聘進廠的員工一起走進車間。后來記者特意問過,這批人當中還沒有人辦理過健康證,“先干著活再說,你找這個麻煩干嗎?”一位員工跟記者說。記者也專門咨詢過辦公室的工作人員 ,得到的回答是“將來會統一給大家辦理,現在還沒有接到通知,有通知之后會告訴你們。”而記者咨詢過老員工之后才知道,一般每年3月份前后,公司才統一為員工體檢、辦理健康證。
進入車間培訓時,班長就告訴大家進入車間一定要戴好帽子,“我們車間的產品面對的都是比較高端的人群,維權的意識很高,所以產品中一絲頭發都不能有,大家進車間的時候一定要戴好帽子。”不過盡管對于衛生表現出來這樣的重視,但是記者卻發現,除了來抽查包裝質量的質檢員之外,其他的生產線員工都沒有佩戴口罩。高檔堅果車間的產品除了開心果 、碧根果之外,還有大杏仁、核桃仁等直接食用的產品,但是這樣的產品在挑揀和裝罐時,都沒有口罩等的防護措施,而記者也發現,因為車間內以女員工居多,工作時說笑也很平常。而有意思的是,班長或者是教練員來講解工作的要領時,也都沒有佩戴口罩。
車間內的溫度比較高,平常工作中也有不少重體力活,所以對員工來說,感冒也是一件平常事,但是記者在工作中也發現,不少患感冒的員工也帶病上崗,他們同樣也沒有任何的防護措施。在記者所在的工作小組中,一位大姐負責倒原料進藍盆中,同時將料分裝到每個小罐中,交給下一環節進行稱重。在記者工作的第三天,她就患上感冒,工作的時候接連打了幾個噴嚏。周圍的工作人員看起來都不以為然,而教練員跟來回巡視的班長都沒有特別注意 ,也沒提醒她找個口罩戴上 。最多的一天,包括記者在內的三個人都同時感冒,盡管打了幾個噴嚏,但仍舊是沒人過問。
問題二 直接食用的產品赤手抓
高檔堅果的包裝總體來說也并不復雜,將產品分別裝入塑料罐稱重之后,在罐底噴上生產日期,然后再一個個貼上標簽就可以裝盒然后打包裝箱,但是除了廠內自己制作的核桃仁、鹽焗花生米等產品之外,其他產品第一步的手續就是要進行挑揀,比如開心果 、碧根果以及開口扁桃仁等,而挑揀的過程也跟揀瓜子類似,先將原料倒進藍盆中,鋪勻之后一片一片地挑揀,“解除敵情”的部分就直接用手撥到一邊,然后繼續“偵查”,直到將所有的產品都挑揀完畢為止。
事實上,在包裝過程中,需要用手直接接觸產品的地方并不僅僅只有挑揀這個環節,在裝罐的時候也需要一個人先將產品裝到罐子里,再進行稱重。裝罐有特制的工具,但是倒出來的產品跟手接觸還是不可避免,而像洽洽“小而香瓜子”這樣小顆粒的產品,為了加快速度通常連工具也不用,就直接一手拿著罐子一手往里撥。稱重環節要求非常精確,只能往下浮動1克或者與規定的重量相同,不能多放一克,比如,規定一罐裝180克的小而香瓜子只能裝179克或者是180克整,1克也不能多裝,要求如此精確之下,稱重的兩人就需要隨時用手添加或者拿出一些來,而像碧根果這樣個頭稍微大些的產品,很難找到完全正好的重量,有的工作人員還要赤手將碧根果掰碎,然后再分別裝罐。
也許是車間領導也知道在車間內赤手操作的不衛生,因此在進入車間的一側通道內還專門設置了洗手池和干手器,在洗手池上除了提供清水和洗手液之外,中間幾個水龍頭還特別標注了“稀釋過的84消毒液”,而記者觀察幾次之后卻發現,由于洗手區域處也沒人監督,進入車間時不洗手的人也不少,而即便洗手,大多數人也選擇清水和洗手液,還有人只是簡單用水沖一下。而有意思的是,記者第一天和其他同事一起跟隨辦公室的工作人員第一次進入車間時,都沒有提醒要先洗手,就開始直接進車間分組干活。
問題三 消毒說是用酒精,實際用水沖
在高檔堅果車間內,盛裝原料的桶和盆都是直接與食品接觸,因此每天消毒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驟,每個生產小組每天都有一份《設備、用具清洗消毒檢查表》,上面登記了藍盆等各種器具的使用和消毒的情況,記者看到在消毒方法一欄中,所有寫明的消毒方法都是“酒精”,而且在隨后一欄的實際消毒時間的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都寫得十分清楚,不過奇怪的是,每種器具的消毒時間長短不一,有的工具消毒只用了一分鐘。而更讓人奇怪的是,記者每天干活的時候,并沒有看到組長按照上面的時間在檢查表上登記,而是每天等到下班之前才一氣呵成地寫完,幾次都喊“累得手腕疼”。
設備和器具消毒到底是怎樣的過程?記者也幾次跟著走進消毒室,進行了裝原料用的器具的“消毒”。在進入車間的左手邊,是一個單獨的房間,門口的牌子上寫著“消毒室”三個字,但是看起來跟普通的貯藏室并沒有什么區別,里面鋪設了幾塊墊板,用來盛裝原料的盆、篩子等工具都摞著放在墊板上面,最里面是一臺類似消毒柜的機器,但是一直都沒有通電,而在記者多次進入消毒室時,也沒有見有人使用過。進門右手邊的墻角處扯了三段繩子,上面掛著擦洗器具用的抹布。雖然說是通常采用酒精消毒,但是記者在里面沒有聞到任何酒精的氣味,也沒有看到盛放酒精的容器,房間右側還有個小隔間,里面有兩個洗手池,上面標明了“洗藍盆處”。這時候一位同事拿著剛剛用完的藍盆走進來,記者看到她直接拿著到了水龍頭的地方,打開水龍頭用水沖洗,將盆里留下的殘渣沖掉之后,再用抹布擦干,就拿了出去,記者并沒有看到有酒精消毒的步驟。
而實際上,由于器具的清潔消毒都是由各生產小組各自負責,并沒有專人監督,而每個小組每天的工資又直接跟產量掛鉤,所以為了加快速度,在清潔消毒環節應付事的人也有不少。有的人甚至會直接用抹布擦一下就完事,在 12月11日的早會上,班長還專門再次強調了這件事。“我們巡查的時候,就發現有的小組為了應付事,洗藍盆的時候用抹布擦一下就行了,今天我在這里再強調一次,必須要用水沖洗,然后再用抹布擦干。”班長強調說,但是記者也沒有聽到任何關于要用酒精進行消毒的話。
問題四 掉了直接撿起來裝,有的還用掃帚掃
按照車間的規定,產品是不允許出現在地上的,遇到掉到地上的產品要立即撿起來,從剛進車間不久開始,教練員在培訓的時候就一再叮囑,“如果在地上有產品而恰好又被班長發現的話,是很有可能被班長批的。”因此大家也都小心翼翼。但是這樣細小的東西,掉到地上也是不可避免。記者負責的是將稱重好的塑料罐加上蓋子擰緊 ,每天要擰兩千多個罐子,碰倒一兩個也是正常。但是不管是掉到工作臺上還是掉到地上 ,組長經常提醒,“趕緊撿起來裝回去,別讓班長看見!”
開心果這樣的產品掉到地上撿起來還方便,但是對于“小而香瓜子”這樣的小顆粒撿起來就麻煩了,記者所在的小組也遇到了這樣的難題。12月3日上午10點左右,一位女同事在幫忙擰罐子的時候不小心將一罐未封口的瓜子碰倒,撒到了地上 ,而因為害怕被班長看見,同事連忙找來笤帚,將瓜子全部掃起來,確認里面沒有頭發之后,又裝回了罐子里,還引得其他的同事小聲竊笑。但包括組長和教練員在內,都沒有對這一行為進行阻止。“裝回去別忘了再稱一下重,別弄錯了。”一位同事提醒說。
發生這樣情況的原因也顯而易見,每個生產小組每天的工資都是根據每天的產量來計算,如果因為其中一些掉到地上的產品再去單獨處理,對于整個小組來說無疑是浪費時間,所以大多數情況下,員工都會直接撿起來,不經過任何處理就裝回罐子內。“只要別沾上頭發,將來惹投訴就行。”一位老員工跟記者說。
問題五 不少產品疑似“貼牌”生產
記者在洽洽食品有限公司高檔堅果車間工作的一周時間中,最主要的一種產品就是高檔堅果的禮盒。制作過程總體很簡單但卻繁雜,要先根據當天分配的產量將幾種產品分別稱重裝罐,然后打上生產日期和批號,再貼上洽洽食品有限公司的標簽,最后才分別裝盒。每個禮盒里面分別用六個或者八個塑料罐,分別裝著開心果、碧根果、核桃仁還有扁桃仁等等不同的產品,最后還要分別包裝成“六禧順意”“八財合心”等精美的禮盒,上面都標注著“至尊禮盒”四個字。
記者剛剛入職的前幾天,是所在的生產小組中唯一的一個男士,因此像取料這樣的工作也自然是男士來承擔。工作幾天之后,記者在取料的時候發現,核桃仁和小而香瓜子等幾種產品都是由洽洽廠內自己生產,因此都是用大號的透明塑料袋裝著,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包裝,但是碧根果和殼杏仁等產品卻不一樣,它們都是裝箱后整齊地放在倉庫中,而箱子的外殼上印著的卻不是洽洽的任何一個分廠的名字,而是杭州臨安的一家食品廠。“我們這邊沒有的,就從他們那調貨,這不是很正常嗎?”記者問起一位老員工時,他回答說。這些來自杭州這家食品廠的原料開箱之后,先要挑揀一遍,將其中的空殼或者是有蟲蛀的揀出來,全部揀完之后就可以裝罐,最后貼上洽洽食品公司的標簽,再打包裝箱。記者在車間工作的幾天里,幾乎每天倉庫都有來自杭州這家食品廠的產品貯存著,而高檔堅果車間每天生產的高檔禮盒所用的碧根果等產品,都是從這里取貨。
記者從洽洽食品有限公司在天貓商城上的官方旗艦店上看到,這些包裝精美的高檔堅果禮盒價格不低,一份“六禧順意”的禮盒標價149元,而多兩種產品的“八財合心”則標價199元。而在杭州這家食品廠在阿里巴巴網上對于碧根果的銷售價是60元每千克,也就是每200克只有12元。但如果單純按照平均數來算,“六禧順意”禮盒中一罐200克左右的碧根果的價格在25元左右。也就是說,由其他食品廠代生產的產品,被貼上了洽洽的標簽之后,價格翻了一倍還多。
如果產品由其他廠家代為生產,而洽洽公司只是簡單挑揀之后就裝罐貼上標簽,產品的生產日期應該如何標示?12月13日,記者在打開碧根果的箱子后,在袋子內發現了原廠家放置的一個小紙條,上面寫著“合格證”三個字。記者看到,合格證上除了注明產品生產廠家的名稱之外,同時也注明了產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這箱碧根果的生產日期是2012年11月2日,保質期為8個月,而當天這些碧根果重新裝罐之后,最后罐底打上的卻是當天的生產日期12月13日,跟實際的生產日期之間相差40天。如果消費者按照12月13日的生產日期來計算,在保質期前最后一個月再食用會不會對身體造成危害?
這些方面挺不錯 罐子位置擺錯也要全返工
盡管洽洽食品有限公司的高檔堅果車間在生產衛生以及程序上存在著一些問題,但是他們在生產中對于細節上的重視程度還是讓記者覺得有些驚訝。產品最后的裝箱環節是最為緊張的環節,也是班長和質檢員特別重視的。
“六禧順意”或者是“八財合心”禮盒內,先要在內盒里放入相應的六種或者是八種產品,然后再裝到外包裝盒內,最后還要每五盒一起進行裝箱。而讓記者覺得驚訝的是,在每個禮盒內,開心果、碧根果等不同的罐子擺放的前后位置也不能錯,否則就要全部返工。在記者實習期的最后一天,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因為裝盒的時候一位同事記錯了先后位置,盒內開心果跟碧根果的左右位置放錯,結果被迫將已經封完箱在倉庫碼好的50多箱產品全部拆箱檢查,每一箱的五個盒子要挨個檢查 ,如果有錯的要拆開重新擺正位置。而也因為這樣,小組的同事一直忙到晚上九點鐘才得以下班。
另外一次是,在最后產品裝罐后進行噴碼時,質檢員在罐體內發現了一片白色的塑料膜,后來打開一看才發現是從裝罐子的塑料膜上撕下來的。因為罐子是統一用白色塑料膜裝著,膠帶封口,在拿罐子的時候,很多人就直接將塑料袋撕開,將罐子直接倒到桶里,這樣方便,速度也快。而如果倒罐子的時候不注意,碎片也跟著進入罐子。發生塑料膜碎片跑進罐子里這樣的情況的當晚,班長就召集了小組長開會,要求往后取罐子的時候不能直接往里倒,否則掉進去碎片不易發現,只能一個個用手取。盡管這樣會影響工作效率,但是直到記者離開的時候,這項政策還一直被堅持著。文/圖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