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多名消費者發(fā)現,在京東圖書購書時,頁面顯示“有貨”,但在用戶下訂單并且付款后,卻出現“無貨”提示,而且訂單自動轉為了“預訂”, 而當用戶再次返回查看此商品時卻發(fā)現仍然為“有貨”狀態(tài)。有消費者指出,京東圖書的做法意在先誘導用戶付款購書,再現去采購,此行為實際上是對用戶的一種欺騙行為。而在早些時候已有媒體報道了,許多消費者發(fā)現,京東商城的圖書商品明明沒有貨,卻在網頁上不顯示“缺貨”,直到配送的時候,訂單消失。
家住廣州的一位消費者稱,他從2月9日至2月14日間在京東商城下訂單購買的30多本書中,有16件圖書商品存在付款后均出現需“預定”問題。其中包括《超越積極思考:如何變思考為行動》、《食療保健驗方》、《話 口技:說是一種藝術》等。當他致電京東網客服中心咨詢原因時,得到的答復是:京東網頁出現系統(tǒng)不穩(wěn)定或其它的錯誤原因導致,將會很快解決;當他詢問京東客服為什么在圖書頁面顯示“庫存有貨”,而已購買的圖書商品顯示無貨需要預定問題時,客服人員又表示“已經與供應商聯(lián)系訂購圖書商品,預計未來一段時間會有貨”,因此目前無貨的商品中的庫存一項中是顯示“有貨”。在問到需要多長時間才會“有貨”并收到商品時,客服人員只答復會在七個工作日內發(fā)貨。“我認為如果是系統(tǒng)問題不可能會在7個工作日才可以配貨發(fā)送,京東客服的回復極其不合情理。”該消費者表示。
有分析認為,京東將無庫存的商品當做有貨商品來賣,凸顯出其供應鏈積累不足。京東采取此種以無貨充有貨的做法,很可能是為了給自己在用戶下單后再去采購留出時間。然而,這種做法顯然會造成極壞的用戶體驗,也是對用戶的一種失信。
在較早時候,也有京東用戶發(fā)現,凡是低于10元以下的訂單,京東在用戶挑選完商品、填寫完詳細下單信息后,均會提示用戶:尊敬的顧客,您的商品總金額小于10元。請再選擇其它商品后繼續(xù)購物。有用戶將這一霸王條款戲稱為“10元門”:“就算你京東真的想要放棄低于10元的小額訂單,也要提前進行提示,非要等到用戶把所有繁瑣的信息都填完了再來提示,這就有點太不尊重用戶了。”該名用戶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