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在中消協會議室里,一場針對柯達LS443數碼相機的群體投訴調解聽證會持續了3個多小時。中消協首次召集消費者代表、柯達公司以及各方專家,就343名消費者投訴柯達LS443數碼相機的是非曲直進行聽證調解。柯達沒有派出授權代表出席。
■觀點交鋒
「消費者」柯達解決方案價碼太高
昨天,共有5位消費者代表343人出席聽證會。“柯達只是面對媒體時提出了所謂的解決方案,卻對消費者并沒有實際實施”,消費者代表白華說,他們投訴的目標就是要求柯達召回這款缺陷相機,為消費者全額退款或免費維修升級更換同檔次相機。但在多次與柯達交涉中,對方始終不承認相機存在質量缺陷,認為產品合格,且大多數都超過了保修期,不承擔責任。
消費者佟先生提供了一份升級費用價目表說,柯達公司曾為消費者提供了6款其他型號相機來替換LS443,但要求消費者補交的費用不合理,一款P880市場售價才4100元,柯達卻讓消費者交回原相機后再補上4500元。而經過聯系臺灣的消費者得知,柯達公司在臺灣地區解決LS443相機都是免費升級換機的,“這明顯是對大陸消費者存在歧視”。
「柯達聲明」與對臺處理原則一致
在聽證會上,放有“柯達公司代表”桌牌的座位上始終空著。就在中消協對此表示遺憾時,坐在角落沙發上的一名男子起身,自稱是柯達公司負責聯系媒體的公關經理田耕,說“自己并不是柯達公司授權參加此次聽證會的代表,不代表柯達,但有些事情需要會后向媒體做些解釋說明”。
之后,這位公關經理拿出了“柯達關于LS443的媒體聲明”。上稱,LS443是2002年機型,2003年已經停產,現用戶手中的該相機絕大部分已過了保修期,而對保修期內和保修期外的維修,柯達一直都按照國家相關規定處理,并沒有違法之處。
同時,柯達表示在大陸和臺灣處理該事件的原則是一致的,都是針對不同用戶的情況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每一位用戶的情況是不同的,需求也不盡相同,但在臺灣地區從來沒有提供過免費換機,當時為符合條件的用戶提供的“滿意升級方案”是指先試用新機14天,再回到柯達網點付費,大陸消費者對此有些誤解。
「中消協」重大疑難投訴將公開聽證
在聽證會上,來自全國照相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陜西兵器工業照相機質檢中心、北京郵電大學、中國社科院、北京市律協等12家單位的專家從技術和法律多層面發表了看法。
“我們先后5次與柯達公司北京辦事處進行溝通勸解,但對方的意見始終沒有改變,沒有提出解決問題相機的可行方案”,中消協副秘書長董京生綜合聽取各方專家意見后指出,柯達LS443數碼相機產品質量問題是明顯存在的,應該正視這個問題,承擔相應風險和責任,不能把通過國家檢測作為擋箭牌,不能讓消費者為有缺陷的產品埋單。
董京生表示,這是中消協首次投訴調解聽證會。今后,對于投訴當事人有此要求,且調查取證困難,問題爭議較大,經過協調又難以達成一致的重大疑難投訴,都將考慮用這種方式征集各方意見。
「專家」數碼相機尚無強制性國標
身為中消協律師團團長的邱寶昌表示,如果調解不成,中消協支持消費者起訴的話,律師團將為消費者提供免費法律援助。
國家質檢總局質量司產品質量處汪立昕處長則指出,我國的數碼相機還沒有出臺國家強制性標準,依據的只是行業標準,使得糾紛不少。《產品質量擔保條例》已納入了立法計劃,正在起草中,而《一般產品召回條例》也在制定中。(廖愛玲)
■事件焦點 柯達LS443現三質量缺陷
中消協投訴部主任邱建國介紹,從今年7月3日起至今,來自23個省市自治區的343名消費者集中投訴柯達LS443數碼相機。它是柯達2002年底推出的一款400萬像素產品,時售3500元左右。大多數消費者在2003年購買使用1年后出現三大故障:開機后鏡頭無法自由伸縮;拍攝的照片曝光過度;開機后LCD屏幕顯示黑屏,無法取景,且拍的照片是黑色的。有的人甚至一年中維修3次之多。
中消協為此專門將消費者提供的5臺該款相機送往位于陜西的兵器工業照相機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查驗,結果顯示樣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斷電、黑屏、鏡頭無法正常工作等故障,主要緣于快門中信號線設計不合格、采用質量不合格的排線料、出廠時未進行嚴格質量測試。
而柯達在回復的書面調查函里稱,LS443數碼相機是通過了國家指定的質量監督部門檢驗合格后生產銷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