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目前是不是只要和手機沾邊的都能賺錢,看天橋上那比行人還多的手機貼膜販子在那里不停的吆喝,再看看街邊小巷的不斷販賣自己手機周邊產品的小商販們,他們雖然辛苦,但卻用自己的汗水換來了他們應得的收獲。不過目前市面上還存在一部分這樣的商販他們表面上做著為大家帶來福利的事情,但實際上卻在背后黑了大家一把,目前中關村地區盛行的黑手機充值卡便是其中的一種。
而今天的這篇文章一方面是為了幫助大家正確的辨別真假充值卡,同時也是為了揭開這種黑充值卡的真正面紗。在文章正式開始之前還是讓我們首先來看看在我們中關村在線手機論壇里出現的這樣一個帖子。
![]() |
![]() |
這個帖子里的主人公就是這樣的黑手機充值卡的受害者。而他陷入的則是回撥卡的圈套。什么是回撥卡呢?簡單的說來就是將甲呼叫乙,變成丙呼叫甲和乙,其中的C就是回撥服務器。這樣一來,A和B都成為了被叫,按照單向收費原則,都不用收費。但實際上只要稍加留意就會發現這種充值卡存在問題,首先是其充值電話并非各大運營商所指定的專用電話,其次是用這種充值卡沖到手機里的話費并不能用作沖抵月租、短信、通話費之用,而是進入了一個所謂的特定賬號僅僅用作回撥電話之用。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這些話費可以真正的進入到用戶的賬戶中也還好,畢竟1毛5每分鐘的長途話費真的很便宜,用它來打長途電話也未必就是一件壞事,但狡猾的奸商顯然才不會讓你享受這等好事。于是大量的用戶在正常使用了這種回撥卡幾天后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使用障礙,要么賬戶中的大量余額不翼而飛、要么出現了無法撥通的現象,而這都是奸商們的慣用手段。現在你終于反映過來自己已經上當受騙了,但此時的騙子早已不翼而飛了。至此一個完美的騙局誕生了,而我們消費者則在無形當中成為了最大的犧牲。上圖中的用戶就是這樣的一個典型的受害者。
充值卡騙局產生的原因
通過前面的介紹這種黑充值卡的騙局已近給暴露的十分明顯了,但為什還有大量的用戶上當受騙呢?其中的原因還是相當豐富的,但在筆者看來最為主要的還是一下幾點:
一、相對低廉的價格
筆者作為一個外地來京的務工人員是無法避免使用長途電話的情況的,而長途電話相對較高的通話費用也便成為了我們這些外來務工人員的心頭之痛,而在這個時候擁有較低價格以及豐厚回報的回撥卡的出現就猶如沙漠之中遇到甘泉自然受到了大量外來務工人員的喜歡,也就在無形之間滋生了這種山寨黑充值卡的溫床。
二、相對匱乏的專業知識
實際上在筆者前面的介紹中已經提到了,如果消費者在購買這種充值卡時如果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那么便能及時的發現其中的漏洞,雖然這樣也許并不能徹底的避免大家的購買,但至少會讓消費者對這種充值卡產生更多的懷疑。
三、消費者的貪圖小便宜的心理
實際上貪圖小便宜的心理在大家的心里都是存在的,有誰能在較為豐厚的誘惑前完好的控制自己呢?就如同前面的帖子中說到的“就是50元而已,萬一是真的不就還能賺50嗎?”也許那些騙子商販正是利用了大家這樣的心理才使得他們的騙局能夠一次次的成功,一次次的危害到消費者的權益。由此可見大家在面對小便宜時還是需要多加小心的。
四、相對昂貴的長途資費
在筆者的資料搜集中發現這樣的一個問題,那就是使用這種回撥卡的用戶中90%以使用他們來打長途電話,這是因為當前運營商的長途標準資費叫不合理但卻遲遲不做調整。雖然目前移動、聯通包括電信已經推出了不少長途優惠政策,但估計大多數用戶都還不清楚有這些產品。也就造成他們在便宜的誘惑面前失去了任何的防范。
以上的四點就是筆者認為目前回撥卡能夠在市場上擁有大量存在空間的最主要原因,由此可見雖然目前中國的通信市場正在逐步的發展,但在一些改革所掃描不到的盲點還是存在著大量的問題急待通信行業去糾正改變。
深入探討回撥卡的運作模式
雖然在前面的介紹中我們已經向大家簡單的介紹了一下回撥卡的簡單工作原理,但在筆者看來深入了解回撥卡背后的工作原理對于我們打擊阿更為深刻的認識目前國內的通信市場狀況還是十分有幫助的。因此我們首先從回撥卡的工作原理聊起。
回撥卡實際上是一種對于VOIP(VoiceoverInternet Protocol)技術的應用,VOIP是一種基于網絡的通話技術,由于使用網絡傳輸通話的成本要遠低于使用電話網絡的陳述,因此這種VOIP在資費上擁有自己的優勢。而回撥電話是VOIP的一種常見形式,用戶使用手機撥打預約號其實是撥通了這個局域網當中的某一個服務器,服務器的回撥相當于接通了這個服務器,當我們再次撥號時,實際上是對服務器發出指令需要服務器接通了這個局域網當中的另外一個服務器由此也就產生了由一個服務器撥叫兩個電話,從而實現的三方通話。在這種模式下雙方的電話均會被運營商認定為被叫,而在目前的單向收費前景下自然也就省去了通話的費用。這也就是回撥卡產生低廉話費的最主要原因了。
不過筆者在隨后的調查中發現按照我國相關政策法規,VOIP歸屬于基礎電信業務,基礎電信業務只允許傳統電信運營商經營,其余實體禁止經營。那么這些私人的小商販優勢如何拿到這種VOIP的經營權的呢?
運營商自己運作在目前的形式下顯然不太可能,因為在眾多監督機構的運營商不會有如此大的膽量挑戰來自大眾的輿論壓力,因此源自通信行業的內部員工最有可能,因為只有他們能接觸到我們最為基礎的通信網絡,同時也有足夠的資源去展開自己的回撥業務。
不過稍顯遺憾的是雖然我們國家對于這些行為是嚴厲禁止的但卻并沒有頒布相應的監管細則,因此在監管的過程中漏洞百出也便給了那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于是目前通信市場相對混亂狀況的產生也就不足為奇了。
通過上面的文章我們不難發現產生這種黑充值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們自身在各種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是源于電信行業對于自己在監管力度方面的不足,由此可見如果要在將來徹底避免類似的現象發生加強我們自身的自我保護意識是一方面,運營商加強自身的建設也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