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買手機才用不到一周,屏幕就壞了,找到商家卻不能更換,還要我自己花錢修理。”
10月28日,市民夏女士向本報投訴稱德賽手機專柜“忽悠”消費者。
手機屏幕上半截突然花掉
夏女士告訴記者,她于今年10月16日,在八一廣場德賽手機專柜花650元購買了一款德賽手機,購買后第6天,手機屏幕上半截突然全部花掉,顯示出一條條橫杠,看不清楚手機屏幕的內容。她馬上找到該專柜要求換手機,銷售人員讓她找售后服務中心進行檢測,只有售后服務中心開具了手機有質量問題的證明,專柜才能為她更換手機。
要140元才能換顯示屏
于是,她又找到德賽手機的售后處,但是檢測結果卻是,手機故障屬于人為損壞,外力將液晶顯示屏壓破,導致手機無法正常使用,拒絕給退換,如要換顯示屏還需要交140元的費用。
“我對該售后人為損壞的說法無法接受,因為手機買回后既沒有摔過也沒有壓過,不存在被壓破的情況,手機使用幾天屏幕就壞了,說明手機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并且我認為該售后的檢測結果并不權威。”夏女士說道。
廠家無鑒定產品質量的權力
10月28日下午,記者陪同夏女士來到德賽手機售后服務中心,該服務中心的朱經理告訴記者,每款德賽手機出廠前都是經過測試的,手機屏幕不會無緣無故裂掉,可能是夏女士在使用過程中不小心壓到了屏幕才會出現這種情況。經過記者協調,朱經理表示,李女士只需出一半的維修費70元,可為她更換一部手機。對此結果,夏女士表示接受,交了70元換了部手機。
為此,市消協秘書長陳元生表示,任何廠家都無鑒定產品質量的權力,鑒定物品必須要由國家級監督部門鑒定,商家稱鑒定是人為造成損壞完全是在推脫責任。如遇此情況,消費者可憑購買單據向消協部門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