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星期之前,家住拱墅區(qū)的李小姐在網上看到了一條令她怦然心動的消息,內容大致是:手機充值卡批發(fā)1.5至2折。李小姐暗想,這要是真的,親朋好友分享了實惠不說,也能做點輕松的二手生意——李小姐做生意剛剛虧了一筆,正好急需周轉資金。
當然,作為一位老網民,她還是有警惕性的,就到經常泡的BBS上發(fā)帖問了問。大伙兒的說法不一,有說騙人的,有說可以一試的。猶豫了半天的李小姐終是不死心吶,真的就一個電話撥了過去。沒想到,這個電話讓李小姐中招了,她一步步中了騙子的連環(huán)套。
第一步:20萬元起批,交保證金發(fā)貨
按照網上留下的聯(lián)絡方式,李小姐撥通了聯(lián)系電話并加了QQ,對方自稱是湖南那邊的,口若懸河地說:“你們浙江這邊的人打電話的頻率高啊,所以賣得很快,我們湖南這里頻率就低一點,囤的時間長了快到期了,所以就便宜賣的。”
李小姐心動了,仔細地和電話那頭所謂的“充值卡批發(fā)商”聊了起來。對方的態(tài)度挺熱情的,說是只要付少量的保證金就可以發(fā)貨了,驗貨之后再付清余款。
在李小姐看來,這條件實在是太優(yōu)厚了。
不過,對方最后一句話很牛氣——面值20萬元充值卡是起批點,少了不做,生意太小沒意思。
“保持聯(lián)系,打我電話好了。”說完,電話那頭傳出了“嘟”音。
“20萬,如果是2折,成本就是4萬,如果我在杭州稍微高一點賣出,比如3折,5折……”李小姐盤算著,覺得可以補上另外生意的虧空。
第二步:郵包寄過來一箱空卡
那就批個20萬元面值的吧!李小姐下了決心。
她從存折里取了2000元,從銀行匯到了對方提供的銀行賬號里。2000元是對方要求的保證金。
三天以后,快遞果然來了。打開快遞紙箱,里面是一疊疊整整齊齊的充值卡,面值都是50元的。抱著試試看的念頭,李小姐刮開了一張,把卡號和密碼一輸,是空卡。
“不會吧……”她的眉頭陡然皺了起來。
再刮兩張,也是空卡。
回過神來,她立即打電話給那個“售后服務”,第一要問問,為啥自己要了100元、50元等等面值的,卻都變成了統(tǒng)統(tǒng)是50元的?第二是為啥是空卡?
接電話的“批發(fā)商”還是態(tài)度很好:“你別急啊,我們這是為了安全起見考慮的。萬一路上被人盜卡了怎么辦?所以這批卡號密碼都沒有激活的,就是等你收到以后才能激活。”
“似乎也有道理哦。”李小姐安慰自己。
第三步:再匯1萬元,就激活空卡
對方這時又說了:“你再匯款1萬元就可以激活。”李小姐把心一橫,又從存折里把錢取了,迅速匯給了對方。
這筆錢匯出之后,她耐心等了幾個小時,然后拿出卡重新嘗試給自己的手機充值:還是空卡。這回電話打過去,她的心都在顫抖了,對方卻還是那么耐心:“老板說我們給你的價格太優(yōu)惠了,保證金額度要提高,請你再匯款6000元我們就馬上激活這批充值卡。”這下,李小姐徹底瞌醒了。
她向拱墅警方報了警。警方昨天發(fā)布了預警。
記者隨后問了不少網上做充值的皇冠級賣家,都說哪怕是8折的充值卡都肯定是假的。其中一個叫“金金”的擁有自己的充值平臺的皇冠賣家說:“一般最低的時候有個9折就很少見了,平時的話有95折就非常好了。要是真的有什么1.5至2折,哪里還輪得到外面從來沒做過的新手啊?”
本報記者 陳雷 胡大可 柏建斌 本報通訊員 有劍 李志平 顧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