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早報記者 是冬冬
“蘋果跑偏了!”在美國權威消費者雜志《消費者報告》(Consumer Reports)抨擊蘋果手機iPhone 4存在設計缺陷后,《紐約時報》發出了如此感嘆。
美國當地時間12日,《消費者報告》發布iPhone 4手機測評報告指出,由于用戶握住手機時容易蓋住左下方的天線(這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對左撇子而言),從而導致信號明顯減弱,故不推薦用戶購買使用該手機。
不過,目前,《消費者報告》給iPhone 4的用戶同時提供了解決信號問題的辦法,就是用膠布等其他非導電材料遮住iPhone天線金屬環的左下方,“也許不夠美觀,但有用。”
至截稿時,蘋果并未對此回應。
設計導致信號衰減
這是《消費者報告》第一次未對蘋果手機豎起大拇指。
這篇由雜志資深編輯邁克·吉卡斯(Mike Gikas)撰寫、名為“為何《消費者報告》不推薦iPhone 4”的文章稱,通過對三臺iPhone 4與其他手機的測評發現,iPhone 4的設計缺陷使得用戶握住iPhone 4時會導致信號明顯減弱直至無法通訊,而運營商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的網絡信號并不是導致信號差的罪魁禍首。
《消費者報告》曾批評AT&T的網絡造成電話掉線,且無法充分滿足iPhone的超大數據負荷。
在6月初蘋果發布iPhone 4時曾表示,新手機融合了多項新技術,其中一項就是重新設計天線,將天線與手機外殼金屬環相結合,但這種不同以往的設計讓天線與人手和手指的接觸更密切。在手機發售后不久,不少用戶便表示當手蓋住左下角的天線時將導致信號減弱。
蘋果公司在7月2日致顧客的公開信中說,在對信號接收問題進行了調查之后發現,一個軟件問題夸大了信號的顯示強度,并承諾發布一個軟件補丁。
然而《消費者報告》的評測卻狠狠地扇了蘋果一個“耳光”,評測指出,雜志工程師從紐約三個不同的零售商處購買了三臺iPhone 4,在特定信號實驗室內發現三臺手機都存在上述信號問題,而其他同樣使用AT&T網絡的Palm Pre和iPhone 3GS手機則不存在信號削減的問題。
吉卡斯表示,對于蘋果公司聲稱有關iPhone 4信號強度問題主要是由于軟件缺陷導致的視覺錯覺表示懷疑。
評測同時指出,只要給手機帶上保護套或者其他絕緣材料就能解決該問題(蘋果也曾建議此方案,但相關售價29美元),且iPhone 4在《消費者報告》中的電池壽命、顯示清晰度和攝像頭視頻清晰度等其他評測數據方面傲視群雄。盡管如此,該雜志不推薦購買iPhone 4。“除非蘋果公司能給出一個永久性且免費的解決辦法,否則我們不推薦。”吉卡斯表示。
《消費者報告》是美國權威的產品測評雜志,擁有近800萬名訂閱用戶,每年4月發布的汽車測評頗具影響力,曾在2003年時指出尼桑Murano車型的轉向系統存在問題,之后尼桑于2005年改進了該設計缺陷。不過該雜志也因為多項產品評測而惹禍上身,曾被包括日產鈴木在內的多家公司起訴。
“iPhone銷量將受影響”
“《消費者報告》的立場真讓人感到意外。”Kaufman Bros分析師Shaw Wu說,《消費者報告》是一份受人尊重的雜志,測評會對iPhone的銷量造成影響。
自iPhone 4發售以來,信號問題便一直被外界所詬病,而蘋果也對此諱莫如深。在《消費者報告》給出不推薦的建議后,蘋果粉絲隨即在蘋果官方論壇展開了討論,但不少帖子先后被刪除,留下的只有力挺蘋果的帖子。
一位名為MrCourtney的粉絲在論壇中發帖質疑《消費者報告》中測試方法的準確性,不過該用戶也指出蘋果不應該沉默,應給出合理的解釋。但隨即有用戶回擊稱,自己也是工程師,認同測評中使用的方法,但現在到底該聽誰的自己也很迷茫。
另一位自稱是蘋果和《消費者報告》的忠實粉絲Bostonimann表示,自己非常信任該雜志,“他們的報告不帶任何偏見,蘋果應該出面正確解決此事,否則其品牌信譽會一落千丈。”
iPhone 4發售不到一個月,盡管銷售勢頭大好,各地處于斷貨階段,但并不能掩蓋其存在的諸多問題。除了最為突出的“信號門”外,白色的iPhone 4由于制造工藝問題發售被迫推遲了一個月,目前又有不少用戶抱怨手機后蓋過熱,甚至有一名用戶表示iPhone 4在連接電腦時發生了自燃。
美國投行Piper Jaffray分析師Gene Munster表示,《消費者報告》的負面評價會導致蘋果的邊緣用戶在購買iPhone 4前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