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天天315》報道,花上千元辦的消費卡,卻遇到店家關門大吉。顧客被轉到另一家店,卻被新店要求再交錢。而此時老店已人去樓空,蹤影全無。23日《天天315》權威調查:消費卡——是預付卡還是圈錢卡?
最近幾年,各種各樣的消費卡走進了我們的生活,購物卡、美容卡、健身卡、洗車卡等等數不勝數。有一點相同的是,所有這些消費卡都是消費者通過給商家預付費用的方式得到的,尤其是一些美容美發店商家往往都會竭盡全力的勸消費者辦會員卡,預付一定數額的現金就可以享受一定的折扣。本來這種消費方式對商家和消費者來說應當是互利的,但是也有商家違背承諾服務打折,甚至有些商家發卡以后人間蒸發讓消費者蒙受損失。
消費者投訴:1900元服務75次 5次后人去樓空
前兩天北京的一位消費者張女士就向《天天315》進行投訴,她花了上千元在北京望京地區的華城女子美容店辦了一張保健卡,但是不久以后店家關門她被轉到另一家店卻被新店要求再交一筆錢,而這個時候辦卡的那家店已經人去樓空,蹤影全無。
張女士:半年前我到北京望京花家地華城為民市場女子養生館去做保健,在那做了有半年左右。12月4日他們向我推薦了優惠的半年卡1900元服務75次,我當時覺得這個挺合適的就辦了。因為當時錢不到位我是分了三次給他付了款,12月15日付清。也就是在這一天交款完了,服務的時候他們告訴我因為消防管道在屋頂上面裝修不符合人家消防要求,他們要停業了,讓我們到南湖店給我們服務,說這是他們的連鎖店,他們過幾天也會過去。
張女士就這樣到了南湖店。12月17日第一次去到這個店以后,院長很熱情地接受了他們,到春節前放假都一直給服務。春節后張女士就像往常一樣又去了,可這次院長就不太愿意了。
張女士:院長說,你是不是還回你原來的店去做啊?我說我不回了,他們還沒開門呢。他說我不能老給你白白的做啊,我說怎么叫白白地做啊?我交了錢了,他說你把錢交他們了可是我們沒得到錢。我說他說你們是連鎖店,他說不是,我這個時候才如夢初醒,知道受騙上當了。
后來張女士去找華城為民市場的管理人員,要原來那個女子養生館的石院長的電話,管理人員說根本就沒有他們的電話。
張女士:管理人員說他們也找不著,“誰讓你相信他們來著,你就當做一次教訓,花錢買教訓算了。”我就得到了這么一個話。
張女士花1900元辦的卡,沒消費幾次,被轉到這家南湖店之后,店家卻說是在白白為她服務。而原來辦卡的那家華誠女子美容店又音信全無。張女士說不僅覺得受了騙,還感到屈辱。
南湖店提出不給張女士繼續服務的第二天,張女士給對方打電話,指出75次服務還有51次未兌現,希望南湖店給她做完了,會繼續在南湖店消費。得到的答復是不行,必須做深層次的一項服務。對方稱原先51次折合成多少錢,再交1600元,給張女士做深層次腎部十次,合著三千塊錢,一次三百。
記者:他說讓您再交一千多塊錢,就是為了讓您再做深層次的額外多收費,還是您原來在前一家店在華城店交的錢他們沒有得到啊?
張女士:他沒得到,我問他了,我說在那邊交了錢,說你們是連鎖店,他們不會給你們一點錢。他說一點錢也不給,就是為了收這些顧客擴大店。
記者:南湖店一共給您做了幾次,照他這么說的話,都是白白給您做了?
張女士:按他說的就是白白給我字的,說白了也不見得是白白做。
記者:您原來在那家店做了5次,在這家店做了19次,還剩51次。
張女士:對。
記者:您當初辦這個卡的時候跟他們簽過協議嗎?書面的。
張女士:沒有協議,只有卡,但是有交費單,他們給誰辦的卡全沒有文字。
記者:交費單上怎么寫的?
張女士:就是我交了多少錢,就是一個黃紙條,上面消費什么,也不是發票式的。
記者:就是收據?
張收費:收費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