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退燒藥———吃,還是不吃
作者:李勇 沙龍 康殷 原創
摘要:被媒體稱為“奪命退燒藥”的尼美舒利,仍在風口浪尖上翻騰。國內尼美舒利最大的生產企業康芝藥業已經將同行強生告上海南省工商局,斥后者是此次事件的幕后黑手。
被媒體稱為“奪命退燒藥”的尼美舒利,仍在風口浪尖上翻騰。國內尼美舒利最大的生產企業康芝藥業已經將同行強生告上海南省工商局,斥后者是此次事件的幕后黑手。
截至發稿為止,尼美舒利仍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允許用于兒童的退熱藥。不過,在廣州市內的部分大醫院,已有醫生停用尼美舒利藥物。一些藥房也將該藥品下架。
在廣州媽媽網論壇上,不到一星期已有幾百條關于退燒藥的提問。媽媽們的煩惱是:兒童退燒藥,吃,還是不吃,到底該吃哪種,怎樣吃才對寶寶最安全?
南都記者在此為你梳理尼美舒利“爭議門”事件,也邀請權威專家解答兒童退燒藥的使用方法及兒童發燒時的處理辦法。
緣起 一次國際論壇引發的爭議
根據媒體報道,去年11月在北京召開的“2010年兒童安全用藥國際論壇”,是“奪命退燒藥”事件的起源。
據南都記者拿到的一份該論壇的錄音速記顯示,一位陳姓專家在會上透露,“尼美舒利從2004年1月至2010年4月,不良反應有4703例,其中死亡3例。當然這個資料,沒有在文章上公開發表,但是死亡病例是確有其事的。”
根據南都記者的調查,該名陳姓教授為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一名主任醫師。不過截至南都記者發稿為止,始終未能聯系上該名陳姓專家。
去年11月26日,中央電視臺在《新聞直播間》報道了此次論壇,一石激起千層浪。
央視的新聞隨后被媒體廣泛轉載報道。今年2月間,全國多個省市相繼爆出尼美舒利不良反應的病例。而作為國內尼美舒利藥品最大的制劑生產企業,海南康芝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康芝藥業)的支柱產品瑞芝清,一時被傳為“奪命退燒藥”。
發展 各地冒出的“不良反應病例”
隨后,山西、湖南、浙江、廣東等地,相繼公布了尼美舒利(疑似)不良反應的報告病例。不過,南都記者調查發現,報道中提到的不良反應信息,都無法從當地的藥監部門及不良反應監測網站上查到。
今年2月上旬,山西當地媒體報道,從2004年以來,山西省共接到尼美舒利不良反應病例共86例。山西省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藥品評價科科長趙向東向南都記者證實了以上數據,并稱這86例不良反應“都是藥品說明書上的一般不良反應”。
2月15日,湖南省三湘都市報的報道引述了全國及山西省關于尼美舒利不良反應的報告。南都記者致電湖南省食品藥品監督局譚永安處長。譚處長稱,湖南省的確接到尼美舒利不良反應報告,但沒有死亡病例,具體數據沒有公布。
2月17日,浙江省《錢江晚報》報道,2009年1月1日至今,浙江省共收到尼美舒利不良反應報告25例,嚴重的有4例,包括2例白細胞減少、2例肝功能損傷。浙江省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辦公室主任陳志根在接受南都記者電話采訪時說:“有不良反應也好,沒有也好,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根據廣東省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的數據,2002年1月至2010年4月,尼美舒利在泛珠三角地區10個省市中有不良反應1099例,其中嚴重不良反應28例,無死亡案例。
在采訪中,各地藥監部門有關負責人都表示,至今未收到國家藥監部門要求停止銷售使用尼美舒利的通知,尼美舒利屬于處方藥,要憑醫生的處方使用和購買。
反應 幾大制藥企業均拒絕采訪
據網上公開資料顯示,尼美舒利于1985年在意大利首次上市,如今已在50個國家使用。2007年,歐盟藥品審評局全面禁止12歲以下兒童使用該藥。而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從未批準尼美舒利產品在美國上市,并多次拒絕該類產品的進口。
我國于1998年批準尼美舒利上市,2002年可用于兒童退燒藥。根據國家藥監局官網資料,國內現有56種以尼美舒利為主要成分的藥品,涉及30多家藥廠,而康芝藥業為最大的生產企業。
尼美舒利(瑞芝清)、布洛芬(美林)、對乙酰氨基酚(泰諾),作為我國當今市面上兒童解熱鎮痛藥的三大品種,同為非甾體抗炎藥?抵ニ帢I生產的瑞芝清為處方藥,而上海強生制藥有限公司(下稱強生制藥)生產的美林和泰諾則為非處方藥(OTC)。
“奪命退燒藥”事件后,2月14日康芝藥業在官方網站上發布公告,稱“根據國家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發布的《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近十年來在我國沒有尼美舒利相關不良反應的信息通報,我司產品瑞芝清上市九年來,從未發生過嚴重不良反應。”
媒體報道,康芝藥業已將強生制藥告到了海南省工商局,稱對方有“不良競爭行為”。
2月22日及23日,南都記者多次聯系康芝藥業董事長洪江游。洪均婉拒了記者采訪的請求。南都記者也曾多次致電上海強生制藥有限公司負責媒體聯系的呂晶,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現狀 部分醫院停用尼美舒利
截至記者發稿為止,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媒體的回復仍是,從目前的不良反應監測來看,尼美舒利未出現異常情況,國家藥品不良反應中心正在組織專家對其安全性做進一步論證。
衛生部全國合理用藥監測系統專家、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評價中心專家孫忠實教授認為,要看使不使用一個藥,要看它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拔腋鶕䥽宜l布的信息來看,尼美舒利還是利大于弊的!睂O教授說,尼美舒利的優點是退熱強而快;缺點是風險比較大,出現的不良反應尤其是肝臟的不良反應比較多。“但按國家限制來用,它就是安全的!
孫教授表示,美國強調嬰幼兒退燒要用非藥物療法為主!拔覀儑抑两襁沒有這個規定,以后會不會改很難說!
廣州華僑醫院的兒科主任柳國勝,在2008年曾寫過一篇名為《尼美舒利致猩紅熱樣藥物疹1例》的論文。柳國勝說,在臨床上,尼美舒利的確比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的退燒效果要好!暗崦朗胬娘L險比后兩者要大,從醫療安全的角度出發,科室里大家交流時認為能不用就盡量不用!
南都記者獲悉,廣州兒童醫院至2010年7月開始已停用尼美舒利。醫院主任藥師何艷玲在之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4年臨床顯示尼美舒利過于劇烈。
■他山之石
香港尼美舒利只作止痛藥
在內地引發恐慌的藥物尼美舒利,在香港只作止痛藥,而并非退燒藥。香港醫生常用的退燒藥物主要是藥性溫和的撲熱息痛和布洛芬。
香港衛生署表示,因其副作用,香港藥劑業及毒藥管理局轄下的藥物注冊委員會于2007年決定采用歐盟建議,要求產品代理商在含尼美舒利的藥品標簽或說明書上列明有關藥物對肝臟造成損害的風險,并注明療程不應超過15天。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副會長崔俊明表示,香港醫生常用的退燒藥主要是撲熱息痛和布洛芬。撲熱息痛在內地的主要商品名包括百服寧、必理通、泰諾等;而布洛芬主要商品名為芬必得。
采寫:南都記者 沙龍 康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