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超市購物遭遇價簽門,是超市無心之舉還是有意為之?價簽門為何杜而不絕?
中廣網北京4月1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天315》報道,2013年3月27日,遼寧省阜新市消費者陳先生在當地"大潤發"超市購買了一件嬰兒內衣,原本普通的一次的消費卻因為商品的價簽變得撲朔迷離。
陳先生:我那天上大潤發超市去給小孩買一套內衣,標簽上標的價格是22.8元,結果等我結帳的時候收了33.9元,我已經結完賬出去了,一核對單子發現不對,我就找他去了,他以各種理由說我們弄錯了,沒及時更新價簽。但是我都結完賬出去了,再說價簽沒及時更換,這不就是價格欺詐嗎?有很多商品都是類似這些情況。
陳先生買的這款嬰兒內衣,標價為22.8元,但是交款時卻是33.9元。
陳先生:開始說給我20塊錢作為補償,我說我可以不要補償,你對廣大顧客賠禮道歉就行。我以前經常在那買東西,這個情況以前也有,沒想跟他較真,也沒注意這事。那天我又買套內衣,我又遇到這個情況。
雖然對方承認工作失誤,也表示愿意對陳先生給予一定賠償,但陳先生卻并不接受,他堅持認為,大潤發超市是有意為之的價格欺詐,而且他有更充分的理由。
陳先生:價簽明明是7塊9的牙刷,出去一掃單子,結帳是10多塊,超市解釋說你肯定看錯了,結果到那一看,是看錯了,里面隱藏的價簽上標的是13塊多。那個貨號還都對上了,咱們很少看貨號,老百姓有時候沒特殊在意,誰也不瞅這東西,結完帳就走。那天我特意注意到幾次,出現好幾次明明標著22塊8,但結賬時是33塊9。
價簽和真實貨號是否相符?這可能是很多普通消費者在超市購物時都沒有過多留意的問題,而陳先生注意到了這點,顯眼位置標的價格低,實際貨價卻藏在相對隱蔽的地方不容易被看到。而大潤發超市客服之后的一些彌補方式同樣讓陳先生不能接受。
陳先生:我客服了,客服說是價格沒及時更新,之后我回頭到貨架核對的時候,那個價簽已經撕下去了。我已經結完賬出去了,咱們已經形成合同關系了,你現在撕了,我已經結完款了,這事怎么辦吧。
他說給補償,給20塊錢打車,我說不要,如果補償,就按照消費者權益保障法執行,他說得跟領導請示。
大潤發這次行為是否是一次故意為之的價簽門?這又會不會是超市普遍存在的潛規則?之后超市方面也主動和陳先生取得了聯系。
陳先生:客服經理給我打電話,想給點封口費,我說我不想要賠償,你得賠禮道歉,或者在商場說明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都發現好幾次了,不是偶爾的。
陳先生一直在強調自己不為錢,只為討個說法。接受了陳先生的投訴后,我們的記者以普通消費者的名義撥通了遼寧阜新大潤發超市客服部的電話,告知接電話的工作人員,自己遭遇到實際付款商品價錢和商品標價不符的情況。
工作人員:出現這樣的情況是由于我們內部檔期更換,我們內部檔期更換有一個標簽價格更換,我們有不同的部門檢查,還是會出現極個別的情況,遇到這種情況,我們要及時上報,對顧客購買到的商品有一個賠償,根據《消費者權益保障法》如果出現價格差異,我們要把這個東西退了,付出一倍價錢進行賠償。但這種情況絕對不是我們商家有意為之,或者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就不管了。
- 上一頁
- 1
- 2
- 下一頁
- 顯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