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超市購物遭遇價簽門,是超市無心之舉還是有意為之?價簽門為何杜而不絕?
中廣網北京4月1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天315》報道,2013年3月27日,遼寧省阜新市消費者陳先生在當地"大潤發"超市購買了一件嬰兒內衣,原本普通的一次的消費卻因為商品的價簽變得撲朔迷離。
陳先生:我那天上大潤發超市去給小孩買一套內衣,標簽上標的價格是22.8元,結果等我結帳的時候收了33.9元,我已經結完賬出去了,一核對單子發現不對,我就找他去了,他以各種理由說我們弄錯了,沒及時更新價簽。但是我都結完賬出去了,再說價簽沒及時更換,這不就是價格欺詐嗎?有很多商品都是類似這些情況。
陳先生買的這款嬰兒內衣,標價為22.8元,但是交款時卻是33.9元。
陳先生:開始說給我20塊錢作為補償,我說我可以不要補償,你對廣大顧客賠禮道歉就行。我以前經常在那買東西,這個情況以前也有,沒想跟他較真,也沒注意這事。那天我又買套內衣,我又遇到這個情況。
雖然對方承認工作失誤,也表示愿意對陳先生給予一定賠償,但陳先生卻并不接受,他堅持認為,大潤發超市是有意為之的價格欺詐,而且他有更充分的理由。
陳先生:價簽明明是7塊9的牙刷,出去一掃單子,結帳是10多塊,超市解釋說你肯定看錯了,結果到那一看,是看錯了,里面隱藏的價簽上標的是13塊多。那個貨號還都對上了,咱們很少看貨號,老百姓有時候沒特殊在意,誰也不瞅這東西,結完帳就走。那天我特意注意到幾次,出現好幾次明明標著22塊8,但結賬時是33塊9。
價簽和真實貨號是否相符?這可能是很多普通消費者在超市購物時都沒有過多留意的問題,而陳先生注意到了這點,顯眼位置標的價格低,實際貨價卻藏在相對隱蔽的地方不容易被看到。而大潤發超市客服之后的一些彌補方式同樣讓陳先生不能接受。
陳先生:我客服了,客服說是價格沒及時更新,之后我回頭到貨架核對的時候,那個價簽已經撕下去了。我已經結完賬出去了,咱們已經形成合同關系了,你現在撕了,我已經結完款了,這事怎么辦吧。
他說給補償,給20塊錢打車,我說不要,如果補償,就按照消費者權益保障法執行,他說得跟領導請示。
大潤發這次行為是否是一次故意為之的價簽門?這又會不會是超市普遍存在的潛規則?之后超市方面也主動和陳先生取得了聯系。
陳先生:客服經理給我打電話,想給點封口費,我說我不想要賠償,你得賠禮道歉,或者在商場說明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都發現好幾次了,不是偶爾的。
陳先生一直在強調自己不為錢,只為討個說法。接受了陳先生的投訴后,我們的記者以普通消費者的名義撥通了遼寧阜新大潤發超市客服部的電話,告知接電話的工作人員,自己遭遇到實際付款商品價錢和商品標價不符的情況。
工作人員:出現這樣的情況是由于我們內部檔期更換,我們內部檔期更換有一個標簽價格更換,我們有不同的部門檢查,還是會出現極個別的情況,遇到這種情況,我們要及時上報,對顧客購買到的商品有一個賠償,根據《消費者權益保障法》如果出現價格差異,我們要把這個東西退了,付出一倍價錢進行賠償。但這種情況絕對不是我們商家有意為之,或者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就不管了。
這位工作人員的解釋中有三個重要信息:一、承認工作失誤;二、不是有意為之;三、不會置之不管。那么,遇到這種情況通常會怎么處理?
工作人員:出現這種失誤,顧客能找來或者顧客幫我們發現了,我們會退還商品,然后付出一倍的賠償,一旦發現,我們會馬上通過我們的會員卡機制,查詢銷售給了哪位顧客,如果沒用會員卡結帳,也不在本市,那我們就只能通過打電話的形式來告訴他什么時候有時間到我們這來,把這個退回的錢歸還給他,我們有一套很嚴謹的機制,絕不是我們故意為之。
通過會員卡找到消費者,沒有會員卡的會打電話通知?墒牵瑳]有會員卡又怎么能得知消費者的電話號碼?這樣的解釋顯然經不起推敲。這么大的連鎖品牌超市一直聲稱自己的體系很完善,又怎么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
工作人員:這個價簽是在商品下面擺放的,是由服務人員或導購人員在價簽打完以后擺的,由于操作失誤,沒及時更換。可能會有今天這件商品賣22塊錢,明天這個商品恢復正常的價格,我們這里一共有3200種商品,由于人員不到位會出現這種情況,但這絕對是個例。
【專家觀點】
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包華:
換價簽確實工作量比較大,一個超市幾萬種商品,但是工作量大和工作難不是一回事,尤其在計算機消存系統如此發達的今天,只要工作人員仔細一點就可以把這個工作做好。目前,這件事情沒有證據表明超市是故意而為之的行為,但是在超市價格低結算價格高的情況時有發生,我們認為在超市更換價簽工作環節上不仔細、不細心是整個行業都存在的問題。
另外,我也有一個質疑,一個商品從33塊錢打折到22塊錢,這個折扣大概相當于原價格的1/3,這個是不是一個合理的折讓,是不是正常的商業操作,如果說它的折扣打到成本價以下,可能會涉及到其他法律問題。
北京潮陽律師事務所律師鄭傳凱:
維護權利有廣義和俠義之分,如果俠義的看,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可以要求雙倍索賠,如果雙方能夠達成和議,消費者主張權利相應的費用也可能由商家來補償。
如果看做是廣義的維權,消費者還可以就他的違法行為向相關的主管機關、物價部門對它進行投訴或舉報。由物價部門針對它的行為進行調查取證,如果確實存在價格欺詐行為,要對它進行嚴厲的查處。有能力的消費者應當進行廣義的維權,為消費環境做出更大的貢獻。
調查至此,事情比較清晰,消費者在阜新大潤發超市遭遇價簽門,超市方面坦誠工作失誤,消費者不求索賠只需要一個道歉。但是就在一切看似明了的時候,大潤發超市的客服經理卻告訴記者,他手上有電話錄音,可以證明消費者并非想象的那么簡單。真相究竟是什么?錄音中還會記錄什么樣讓人意外的信息?《天天315》明天繼續追蹤。
(中國廣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