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今年5月《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在全國實施以來,公共場所如何禁煙一直是社會熱議的話題。據衛生部發布的信息,我國目前吸煙人數達3.5億,其中青少年吸煙人數高達5000萬。三次全國吸煙調查結果表明,我國青少年吸煙率上升,煙民趨于低齡化,與1984年相比,2002年開始吸煙的年齡提前4—5歲。因此,在青少年群體中實施禁煙,任重而道遠。
校園可見年輕煙民
王毅是市區某中學高三的學生,她告訴記者,她班上有五六個男同學每天都抽煙。“可能是學習壓力大或者遇上不順心的事吧。”王毅說,高考沖刺階段,每天晚自修和下課期間,這些男同學總喜歡躲進廁所或跑去運動場上吸煙,盡管一墻之隔,但女廁所里仍能隱隱聞到嗆人的煙味。王毅說,很多男同學已經見怪不怪,女同學更不會管。
對于學生在校抽煙的現象,清遠某技校汽車維修班的章同學聲稱“很正常”,“都是成年人了,而且有自制力,只要抽煙不上癮就沒關系”。他告訴記者,每次同學間聚會、課題討論、課程的實際操作期間,都會有同學情不自禁地摸出煙盒。久而久之,無論是吸二手煙的人還是吸煙者自己,都習慣了。
同一間學校的女同學小李說,剛入學時班上大部分男同學沒有抽煙的習慣,但一年后,幾乎整個班的男同學都會抽煙。“假如一天沒有聞到煙味反而會覺得怪怪的。”盡管每天都飽受吸二手煙之苦,但小李卻這樣描述對抽二手煙的感覺。
有數據顯示,全國每年大概有1500萬青少年加入到吸煙者的行列。清遠市愛衛辦主任白偉家說,如果按照這個數量計算的話,我國嘗試吸煙的青少年大概在4000萬人。
吸煙幾乎危害人體所有器官
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研究得出,青少年吸煙患咳嗽的、支氣管炎的、痰多的、肺部感染的以及肺功能損害的要比不吸煙的青少年明顯增多。這就極大影響了他們肺部的正常生理發育。
“這不過是吸煙所帶來的顯而易見的危害。一旦吸煙成了習慣還會造成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甚至肺心病,嚴重影響身體健康,縮短壽命。”白主任說道,許多數據還證實吸煙者比不吸煙者肺癌發病率要高出10倍以上。吸煙開始的年齡越早,煙齡越長,發生肺癌的年齡也會隨之提前,發病率的倍數也越大。例如20—24歲開始吸煙患肺癌的幾率為10倍,15—19歲的為15倍,15歲以前就開始的為17倍。
專家指出,由于青少年呼吸道比成年人狹窄,呼吸道粘膜纖毛發育也不健全,因此吸煙會使呼吸道受到損害并產生炎癥,增加呼吸的阻力,使肺活量下降,影響青少年胸廓的發育,進而影響整體的發育。美國有一項調查表明,吸煙開始年齡與肺癌死亡率呈負相關,吸煙開始年齡越早,肺癌發生率與死亡率越高。平均來看,若吸煙者從青少年時開始吸煙并持續下去,就會有50%的機會死于與煙草相關的疾病。
同時,有醫學報告指出,吸煙易使青少年感染肺炎雙球菌等致病細菌,吸煙者感染腦膜炎、毒血癥、肺炎和耳病的幾率比不吸煙者高4倍多。專家稱,吸煙越多,感染這些病菌的可能性越大。
而“煙草中毒性弱視”是吸煙對眼睛最常見的危害。其主要表現是視力障礙,視物不清,戴眼鏡也難以矯正;視物時四周模糊不清;色覺導常,尤其是辨不清紅、綠顏色;畏光,在強光下視物反而不清楚,晚期嚴重時可能造成失明。吸煙還能引起口煙毒性弱視、白內障等病。
另外,吸煙多了,會出現精力不集中,甚至出現頭痛、頭昏現象。長此以往,大腦就要受到損害,使思維變得遲鈍,記憶力減退,必然會影響學習和工作。
專家指出,吸煙能夠引發很多患病危險因素,煙草幾乎可以損害人體的所有器官,如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生殖系統、內分泌腺和皮膚等。由于吸煙造成的健康損害具有長期滯后的特點,不少疾病要在體內“潛伏”一段時間才能出現,所以在疾病出現之前,吸煙者往往認識不到吸煙的危害,這就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期。
給青少年營造戒煙氛圍
青少年吸煙的危害一直都備受社會關注,但如何在這個群體中真正做到禁煙,任務似乎很艱巨。“按照通常的做法,禁煙工作都是從公共場所上下工夫,但這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讓青少年免于‘被動吸煙’,起不到真正戒煙的效果。”清遠市愛衛辦主任白偉家說道。
據衛生部發布的信息,我國目前吸煙人數達3.5億,其中青少年吸煙人數高達5000萬。三次全國吸煙調查結果表明,我國青少年吸煙率上升,煙民趨于低齡化,與1984年相比,2002年開始吸煙的年齡提前4—5歲。
那么,如何讓青少年煙民放棄主動吸煙?在今年全國“兩會”中就有人大、政協代表提出,應該在限制煙葉、煙制品的生產總量的同時,提高煙制品的稅率和煙制品的價格,要使低生活消費水準的煙民和青少年購買不起煙制品,減少吸煙公民。
而衛生部發布的《2008年中國控制吸煙報告》指出,煙草廣告將煙草與運動、成功、獨立、性感等聯系起來,使青少年低估吸煙危險;與此同時,花樣翻新的煙草廣告,使青少年高估了其同伴和成人的吸煙率。中國控制吸煙協會青少年控煙職業委員會的專家指出,青少年得知香煙品牌的第一途徑就是廣告和影視,如果看到偶像吸煙,非吸煙的青少年對吸煙行為持贊成態度的可能性將增加16倍。
“有時候不是不想戒煙,可是一遇到心情浮躁,或者很郁悶的時候,就想通過吸煙消除這種情緒。”只有18歲的陳浩卻已經有4年的煙齡,談起戒煙的嘗試,他表示很難,“老師也會偷偷地吸煙,有時候私下還會一邊聊天一邊就情不自禁拿起煙。”
由此看來,氛圍的營造、長輩的作用以及香煙銷售者的配合,都會成為年輕人遠離香煙、成功戒煙的重要因素。近幾年,清遠市愛衛辦每年都會組織相關部門單位在公共場所開展張貼橫幅、編印和派發宣傳單張,令白偉家有點無奈的是,受到經費、人力物力等方面的限制,全市的控煙工作目前只能停留在宣傳教育上。“相信今年5月1日起實施的《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會更有利于全市禁煙工作的開展。”白主任說道,“對于正在高考的考生來說,吸煙只會增加煩惱和浮躁的情緒,如果要排解壓力,除了要及時調整好心態外,還得從飲食睡眠上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