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夏季的來臨,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更為重視,作為人們日常飲食的必需品———食用油的銷售也進入旺季。據調查,成都市民普遍青睞食用植物油,由于前段時間品牌花生油的漲價風潮,現在有更多的消費者轉而食用價格相對便宜的小作坊生產的“土榨花生油”,究竟這些土榨花生油的質量如何?記者就此采訪了有關方面的專家。
花生油紛紛看漲
據了解,在這一輪品牌花生油的提價中,魯花是第一個。金龍魚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調整后的花生油新價格五一期間才開始在市場全面執行,確實有一些消費者非常關心花生油的價格什么時候可以降下來,不過由于提價后,金龍魚目前的售價并沒有突破消費者的心理價位,所以預計提價對銷售產生的影響會很小。
魯花西南大區的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花生的種植每年只有一季,種植季節在五一前后,收獲季節在中秋前后,而在新的花生上市前,也就是在今年中秋前,花生油都不會跌價,至于下半年花生油的價格走勢,則要看花生新品的上市情況。據統計,目前主流的花生油品牌基本上均已提價,漲幅從10%至20%不等。
土榨花生油走俏
一位從事多年花生油銷售的經銷商認為,花生油的消費群體比較穩定,如在成都食用油市場,花生油的份額能達到40%左右,因此不太擔心提價風潮會使市場份額被調和油和其它一些品種的油搶占。不過,記者從市場上了解到,仍然有價格因素影響部分消費者放棄品牌食用花生油,轉而選擇土榨花生油。
據了解,土榨花生油目前的價格有較多檔次,每斤的價格在7元至16元不等,而目前市場上所銷售的主流品牌的5升裝的花生油價格則在90元左右。
土榨油不夠安全
記者在武侯區一農貿市場附近找到一家土榨花生油作坊,只見約15平方米的出租屋前端裝有一部用手扶拖拉機發動機為動力的榨油機,一只炒花生的大鍋,旁邊有10多袋花生米,記者仔細查看了該作坊,并未發現懸掛工商營業執照。
據四川省糧油質檢站的負責人介紹,根據《花生油國家標準》GB1534-2003規定,成品花生油有壓榨和浸出兩種方法,土榨油不能絕對地說就不能食用,但它從原料選購、制作手法等等環節來看,土榨油的不安全系數要高很多。